×
嵌入式 > 存储技术 > 详情

颠覆Nor Flash技术,中天弘宇的自主创新梦

发布时间:2020-07-08 发布时间:
|

从大势来看,存储器市场持续保持增势。据IC Insights预计,2020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年均增速7.3%。虽然NOR闪存只是存储器阵型的一个小分支,但最近由于汽车、工业以及5G等应用的带动,走势开始明朗化。而NOR Flash作为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之一。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 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电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和EEPROM(电可擦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 Only Memory)一统天下的局面。不过随着半导体工艺不断进步,相比于NAND技术的快速演进,NOR Flash由于存在部分设计缺陷使得其工艺技术的发展显得步履艰难。

 

但是一家来自中国的集成电路公司却不这么认为,在首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上记者对中天弘宇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天弘宇)执行董事长赵泾生先生进行了专访。

 

Nor Flash将要焕发新生

 

据赵泾生先生介绍,中天弘宇对NOR做了一些延伸,研制了一款基于ARM架构的MCU,其内部核心IP就是该公司的亮点—NOR Flash。凭借中天弘宇的NOR可以把电压从目前的1.65V降到1V。

 


“FLASH尤其在逻辑芯片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自主研发的产品,所以我们想向国内的一些IC芯片设计厂商推广我们的IP,这样可以做到核心自主。”赵泾生先生这样说道。

 

那么中天弘宇的NOR技术到底有何独到之处?有哪些优势呢?

 

我们都知道主流的闪存体系有NAND和NOR两种,如今NAND的市场存量较大,主要集中用于数据存储,最早是上世纪英特尔发明的。但在NOR方面市场萎缩的很厉害,因为它没有办法遵循摩尔定律。不过,经过中国企业中天弘宇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潜心研究,NOR闪存架构可能会进行重新定义。首先,中天弘宇的NOR技术将会继续遵循摩尔定律完成NOR以前没有走完的历史,和NAND一样,沿着90纳米技术一直往下研发。除此之外,中天弘宇将对NOR的特性进行颠覆,这会比之前的速度好要快,而且电压上面也有优势。

 

如何切入市场是关键

 

整个芯片产业里的每一项发明,就像打开一个个黑匣子,除了这个NOR以外所有的黑匣子都被打开过,唯独NOR这个黑匣子只开了一扇窗。中天弘宇决心要打开NOR这个黑匣子,给存储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赵泾生说到,中天弘宇会和国产芯片企业一起努力把这种研发成果转变成产品,这样中国存储技术可以实现从无到有,从0到1。中天弘宇志在做出第一颗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芯片,实现中国在芯片领域完全自主的梦想。

 

芯片的考量无非比较三大方面—功能、面积和价格。据了解,中天弘宇的新一代NOR Flash读取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可直接运行程序,且成本更低。并且能够续写摩尔定律,使芯片单元面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低。所以在这个存储大环境下,同样功能下芯片一般采用NAND闪存加DRAM,这样一来成本会很贵。但中天弘宇的NOR闪存可以凭借体积优势迅速切入市场,而且在1G容量的市场里,中天弘宇的价格会更具优势。凭借着电压优势,在整个物联网和可穿戴领域他会适应更广阔的需求。

 

摩尔定律要坚持遵循

 

如今外围市场,存储需求呈下滑趋势,但是赵泾生先生对此并不感到担心。他说道:“摩尔定律给社会创造的就是价格将会越来越低的福利,我们的产品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但是通过我们目前为止对整个工艺、细节的计算,包括我们从成本的考量,我相信我们将来这个NOR闪存极具成本优势。”

 

目前中天弘宇已经完成IMB NOR的硅验证,并成功流片,从预计来看,中天弘宇的产品将在明年三月正式量产面市。据赵泾生先生介绍,中天弘宇的代工没有选择国际厂商做代工,而是选择国内厂商做代工,是因为新一代NOR从不断往前推进,一定会带来和带动工艺的变化、工艺的创新,中天弘宇希望将这样的机会留给国内企业和国内生态链一起将新一带NOR的生态链做大,因为新一带的NOR在物联网时代将开启新的大市场。

 

和存储三强—三星、SK、美光相比而言,中天弘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物联网、5G、ADAS等高科技浪潮下,NOR闪存的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光明。在目前1600多亿美金的存储市场上,中天弘宇将会带动NOR Flash市场份额从几十亿到几百亿,甚至更多。由衷期盼中天弘宇的NOR闪存将会给存储领域带来新的革新,也许会让国外厂家为之一惊。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浅谈vSAN架构的分布式RAI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