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 > 技术百科 > 详情

中国:依高通的“尿性”,谁也不会放心任由它收购恩智浦!

发布时间:2020-06-24 发布时间:
|

对于中国即将放行高通对恩智浦收购交易的传言,在未得到官方证实之前,锅仔不予置评,不过,回顾整个收购案历程,高通收购恩智浦之路犹如“过五关斩六将”,这场从2016年就开始的收购案,持续将近两年,需要9个国家和组织的批准,在获得8个批准之后,却在中国卡了壳。

之所以未获得批准,很明显高通收购恩智浦所给中国半导体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决策者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即使是为中美贸易战的“熄火”降温加水,一再搁置的收购案再次被拿来重新“考虑”,正如传言所说,即使批准,限制条件也是必须要有的。

最近锅仔看到一篇就高通收购恩智浦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文章,文章的观点认为,高通收购恩智浦将是对中国有利的!作者认为若收购成功将会使国内汽车行业效仿国产手机与高通的合作发展模式而迎来品牌快速崛起的发展新机遇。

观点认为,正因为高通骁龙技术平台为国产手机厂商技术赋能,才有了国产手机行业扶摇直上的十年,小米、OV、华为、一加、中兴等一大批国产品牌强势崛起,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攻城掠地,可以说风光无限。跟据最新的IDC数据统计,作为后起之秀,小米、OPPO等国产品牌,已经位居世界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之列。

文章作者认为,正是如此,高通若成功收购恩智浦则很令人期待,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厂商,恩智浦并入高通之后,高通完全有可能把与国内手机行业商业合作的模式“嫁接”到则国内汽车行业,来为国产汽车品牌的崛起发展技术赋能。

看到这样的想法,锅仔只能说“短视之见”甚至可以说愚不可及。核心技术不掌握自己手里,借助别人产品品牌堆出自己产品的溢价,即使做的再好,也无异于沙地起高楼,地基不牢。

先不说高通成功收购恩智浦之后会怎么样,就先拿国内手机行业来说吧,目前搭载高通骁龙系列处理器的手机可以说已经充斥国内中高端手机市场,甚至低端千元机市场也是不胜枚举,之所以有如此局面,高通作为全球移动芯片巨头除了自身技术优势之外,还得益于国内合作手机厂商不遗余力的宣传,再加上媒体跟风渲染,高通的骁龙处理在国内用户心中树立起高大上的形象品牌,特别是近两年,其竞争对手联发科被打压的只能徘徊于中低端产品线,三星Exynos系列处理器也几乎成了自产自销封闭式产品,可以说,国内移动处理器市场高通已是一家独大。

很显然,这样的局面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况且还是一家国外企业!

上游核心关键器件掌握在别人手里,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自己脖子随时会被一只手卡住的滋味肯定不好受,想当初,魅族和高通的“一言不合”就对薄公堂,让魅族彻底失去和同为互联网品牌小米同等竞争的实力,最后不得不委曲求全,在去年才摘掉“万年联发科”的帽子。

特别是现在中美贸易战时期,“断粮”的风险随时会发生,中兴事件的刻骨铭心,对国内手机厂撒来说,是个大大的警告,这也是为啥国产手机厂商中,只有华为坚持造芯的原因,不想突然哪一天被美国人的一句话,公司就直接进入“休克”状态,摇尾乞怜,割臂断腕,断然不是一家号称民族企业的选择。

正是高通一家独大,让国内本土半导体厂商进入芯片市场的难度大大增加。

高通在独霸国内中高端手机市场的同时,还在不断的蚕食低端市场,2017年5月份高通与大唐电信、联芯科技等一众国内厂商合资成立瓴盛科技,就是针对中国市场设计和销售的、面向中低端市场的智能手机芯片组企业。这场看似通过资金引进技术的合作方式来促进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实则真正目的是把遏制的矛头直接对准了联发科和展讯,当时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就大骂大唐电信这样做就是“引狼入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瓴盛科技的成立运营,将会在中低端市场上对联发科和展讯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这不利于展讯在中高端市场的上攻。并且,随着5G时代来临,高通这样做,还有着趁机借助瓴盛优化在中国芯片市场的份额,有效规避“垄断”的嫌疑。

话说回来,若中国真的批准高通收购恩智浦,将会给中国的半导产业带来哪些“难以消除”的影响呢。

恩智浦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用芯片供应商,不仅在汽车电子(包括车用半导体和车用微控制器)领域,恩智浦的市场份额居第一,其在汽车电子芯片、工业控制器芯片、NFC芯片、安全单元SE芯片等多个领域都是领先的芯片厂商,技术积累深厚。数据显示,2016年,恩智浦在汽车行业的收入占据总收入的45%,成为其最大的收入来源。此次高通收购恩智浦,非常明确的一点是,高通将利用恩智浦在汽车产业的领先优势,大举向汽车芯片市场扩张。

长期以来,高通在手机产业领域的商业模式一直备受诟病。据业内人士透露,一部单价2000元的手机,高通就要从中获利100元;而每售出一部苹果手机,高通平均从中获利220元,苹果每年支付高通的专利费用高达20亿美金。为此,苹果公司在全世界各地和高通展开诉讼。还有最近闹得沸沸的“联想5G投票门”事件,曝光了高通5G专利收费标准:

(1)单独使用移动网络核心专利,单模5G手机:2.275%;多模5G手机(3G/4G/5G):3.25%。

(2)同时使用移动网络标准核心专利、非核心专利,单模5G手机:4%;多模5G手机(3G/4G/5G):5%。

如果按照上面的收费标准来算,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几点,来试着推算一下,国内手机厂商在未来5G时代,将要付给高通多少专利费用。

  • 主流5G手机厂商必定会选多模。
  • 华为和中兴对5G有一定的专利积累,而且应该是仅仅使用核心专利的多模标准,可以和高通谈判,最终收费会低于3.25%。注意是指最终结算收费,因为专利相互授权。
  • C国内其他手机公司没有多少专利积累,而且多数是 设计等方面,不是可以用来谈判使用基础专利,只能选择 “同时使用移动网络标准核心专利、非核心专利”的多模标准,也就是说 交5%左右的专利费。
  • 假设 手机的主流价格为2000人民币, 我国2017智能手机出货量4.61亿部, 取整4亿,(实际上也会不断降低),你们 应该也能猜到高通实际上可以从我国获得天量的利润。

虽说,联想在5G标准大会上的那一票无足轻重,但如此结果,遭到国人唾弃也可以理解了。

高通宣称“不获得专利授权、就没有芯片销售”,所以,若中国通过了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很多人就会担心高通会“复制”在移动通讯专利“剪羊毛”的做法,“粘贴”到在未来汽车半导体行业。

高通通过收购恩智浦,大举向汽车芯片市场扩张的野心昭然若揭。此前,高通推出过车用ADAS、娱乐及通信等一系列芯片,通过收购恩智浦,高通将完成对自身芯片及恩智浦所有车用芯片产品的全面整合,进而控制此行业的发展。对包括汽车芯片、NFC芯片、安全单元SE芯片、工业控制器芯片等众多半导体细分产业的发展及安全产生威胁,对我国的芯片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并且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移动支付等下游产业领域也都将遭受重大影响。

此次并购,高通将会把它一贯滥用垄断地位、收取高额专利费、敲诈和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在恩智浦的业务领域延伸,中国手机产业的悲剧将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以及半导体领域重演。那样的话,在专利壁垒重重大环境下,不仅扼制住国内汽车半导体自主创新,还掐灭了初创公司创业创新的希望。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关于LED大屏幕保养你搞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