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戴电子商机全面引爆,产品种类/应用范畴快速扩增

发布时间:2024-06-18 发布时间:
|
看准穿戴式装置即将成为消费性电子市场的明日之星,众多品牌厂及晶片商在穿戴式装置市场的战火已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今年CES展中众家厂商的争奇斗艳即可窥知一二,这不仅让穿戴式装置产品及应用版图更趋多元,同时也间接宣告2014年的穿戴式商机即将全面引爆。

一场穿戴在你我身上的运算装置革命浪潮正在火速延烧。许多人将2013年视为穿戴式装置起飞元年,特别是在三星(Samsung)、索尼(Sony)、高通(Qualcomm)、英特尔(Intel)、苹果(Apple)、Google等大厂陆续领头推出穿戴式装置或透露相关产品研发计划之后,一时之间,众多晶片商誓师抢攻穿戴式装置市场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而过去一年多来,众多品牌厂、晶片商进军穿戴式装置市场的初步成果或实验性产品,最终也在甫于一月初落幕的2014年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 2014)中大举出笼。
得力于穿戴式话题目前在市场上的火热程度,2014年的CES展确实与往常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偌大的展区多了穿戴式装置这一大群新面孔。事实上,这是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首次在CES会场中增设两个穿戴式装置展区--WristRevolution及FashionWare,各种相关电子产品及应用争奇斗艳,现场宛若一场盛大的穿戴式装置嘉年华,为2014年穿戴式装置的发展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图1Gartner研究总监Angela McIntyre表示,未来穿戴式装置市场将吸引更多竞争者加入。
市场研究机构顾能(Gartner)研究总监Angela Mclntyre(图1)表示,与2013年相较,2014年穿戴式市场最大的改变将是有更多竞争者加入,开发商的态度将从「竞相询问」转变为「竞相投入」;除了台面上看到的领导厂商,以及部分已于今年的CES展中同场较劲的穿戴式装置开发商外,在2013年对穿戴式装置开发跃跃欲试却迟迟未决的后进者,也将正式加入市场竞争。

另一个重要的转变则为,穿戴式装置开发商除了投入产品开发之外,在2014年亦将会开始思考如何将产品区隔,为自家的穿戴式装置找到独特的应用市场。不过,这件事并没有想像中容易,毕竟杀手级应用的开发非一夕可成,因此Mclntyre认为,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数位保健与健康管理应用,仍是穿戴式产品开发商2014年最主要的发展重点。

除了开发门槛较低此一缘由外,由于数位保健与健康管理应用市场的消费族群日益增加,加上健身、乐活意识逐渐蔓延至一般消费市场,使得相关的穿戴式电子产品成为制造商开发重心,亦为当今最火红的穿戴式应用。

消费族群日增健康管理用穿戴装置红不让

Mclntyre指出,穿戴式装置于健身爱好者当中拥有最为广大的消费族群,且有愈来愈多消费者对该类型的产品感到兴趣,因而刺激相关开发商加速拓展市场。 根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于2014年1月公布的研究显示,有高达29%拥有健康问题的智慧型手机用户,倾向于采用简单好操作的医疗照护型穿戴式装置来随时追踪自己的生理状况;此外,有27%的智慧型手机用户,也希望能透过健身管理相关的穿戴式产品拟定个人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主席暨执行长Gary Shapiro表示,目前健身及个人保健市场所诉求的是,能否提供患者更细致的个人化服务,以及是否能让他们更易于管理、监控个人生理状况,再加上如今健康管理意识高涨,这股乐活风潮正在加速蔓延至一般消费市场;因此,众多消费性电子零组件供应商早已瞄准此商机,为此一应用市场挹注强劲成长动能。

以意法半导体(ST)为例,该公司因为看好穿戴式医疗产品的前景,目前已成立专案团队,正积极与有兴趣的开发商密切合作,并以软体、硬体、系统及服务整合的方式提供相应支援。

另一方面,手机晶片龙头高通也早已于2011年成立高通生命公司(Qualcomm Life),积极投入健康照护领域,期能透过自家无线通讯晶片的技术优势跨足行动健康医疗市场。

目前健身与保健装置多属活动监测器、计步器以及消费性心律监测器。其多做成坠饰或腕带的形式,或者内嵌于腕表、衣物或穿戴式配件当中,如鞋子、帽子及束胸;Mclntyre指出,此类穿戴式电子产品基本上皆提供消费者免费的应用程式和服务以和装置搭配使用。

近期也有不少品牌厂推出具备健康生理监测功能的智慧型手环,如乐金(LG)推出Lifeband Touch智慧型触控手环;索尼的SmartBand智慧手环;Garmin发表的Vivofit手环等。

今年CES会场,也可见到相关的创新应用,如附有感测器的运动衫,可追踪穿戴者于训练和竞赛中的心律与呼吸;可监测婴儿心律、呼吸与睡眠的智慧内衣;银发族居家保健监测用途的穿戴式装置,如可追踪心律、监测白天活动量、侦测跌倒、提供定位资讯以及传送警示通知至照护人员的腕带,可让年长者透过穿戴式装置维持自力生活,同时降低健康与个人安全风险。


图2工研院IEK系统IC与制程研究部资深研究员彭茂荣分析,没有牵涉到太多医疗法规的健康管理产品,是许多厂商切入穿戴式装置市场的捷径之一,预期2014年仍将由此类产品持续称霸穿戴式市场。
工研院IEK系统IC与制程研究部资深研究员彭茂荣(图2)进一步分析,由于行动健康医疗产品牵涉到许多医疗法规的限制,与诸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等各国相关单位的认证,因此在法规还未健全之前,切入此市场所须耗费的时间及成本支出庞大,对于资源有限的小型厂商而言,要发展此类穿戴式装置并不容易;而没有牵涉到太多医疗法规的健康管理产品,是许多厂商切入穿戴式装置市场的捷径之一,预期2014年仍将由此类产品持续称霸穿戴式市场。

根据顾能研究报告指出,2013年全球健身及个人保健穿戴式电子产品、应用程式以及加值服务所创造的营收粗估约达16亿美元,至2016年则将大幅成长至50亿美元。另一市场研究机构Parks Associates则预期,未来五年,相关产品、软体及服务的营收年复合成长率(CAGR)将会达到142%。

除了医疗照护与健康管理产品将持续主导穿戴式市场之外,另一急速窜起的新星无疑是智慧型手表,在众多品牌厂竞相逐鹿下,将加速迈向竞争更为激烈的战国时代。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零零智能携手艾拉比.[智慧扬马"硬核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