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制造 > 半导体生产 > 详情

北京新兴产业研发经费5年增长58%

发布时间:2020-05-30 发布时间:
|

去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479.8亿元,比2011年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左右。这一数字不仅位居全国最高水平,也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一截。来自政府、企业和民间资本的研发经费,直接助推了北京的产业向高端迈进,一批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或支撑服务民生需求,或将尖端研发成果转化落地的新兴产业迅速成熟,使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信息产业方面,北京率先布局支持4G、5G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成功研制了世界首个碳纳米管集成电路计算器、全球首个5G大规模天线设备。世界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和国内首款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星光智能一号”研发成功并实现量产。作为北京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支持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北京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创新基地。“大国重器”的建设上,高性能大型钛合金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首先实现了在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等装备上的应用。机器人整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2016年亦庄成为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此外,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晋级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销售利润率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北京还着重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经落户北京。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2.9万辆,规模居全国第一。科技兴农方面,与科技部共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搭建了5个国家农业科技支撑服务平台,本市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71%。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6.8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6589件,是五年前的3.5倍。中关村企业累计创制的国际标准229项,比2011年增加了近百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五年来实现了翻番,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是五年前的2.4倍。

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术,被誉为是“革命性”的。近年来,市科委一直支持王华明院士团队的相关研究。经20余年努力,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突破飞机钛合金、超高强度钢、耐热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等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复杂整体关键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艺、成套装备、专用材料、质量/性能控制和工程应用关键技术,还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使我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研制成功的世界最大3D打印设备成形能力达到7m×4m×3.5m,3D打印出的世界最大钛合金整体关键承力构件尺寸达12平方米。而且,这些都具有原创核心技术。

目前,项目团队已成功制造出100余种规格的大型关键钛合金、超高强度钢构件,在舰载机、大型运输机、新型战机、大型运载火箭、新型导弹等十余型重大装备研制和批产工程应用中,解决了制约多型重大装备研制的瓶颈难题,也使我国成为迄今世界上唯一掌握飞机钛合金等高性能难加工大型整体关键主承力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并成功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家。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5nm产能让台积电预计四季度营收再破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