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造 > 半导体生产 > 详情

上海成全国最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去年产值突破千亿人民币

发布时间:2020-05-28 发布时间:
|

工业增加值增速,在东部地区名列前茅;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国率先推进转型升级的上海,今年以来制造业加速回升,实体经济亮点纷呈。


坚持二、三产业共同发展、融合发展,在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的同时,上海又精心谋划,连出新招实招支持实体经济成长壮大。


“上海制造”新品牌正在崛起


最新统计显示,7月份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840亿元,同比增长14.3%。就在今年上半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增速,还实现了2012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


作为实体经济的中坚,上海制造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增速,其内涵和结构更可圈可点。


上汽集团的乘用车、外高桥的巨轮、上海电气的发电机组……说到上海制造,离不开汽车、电子信息等六大支柱产业,这是上海制造业的深厚底蕴。现在,一批新的“上海制造”已经或正在崛起:


上海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更是保有量最大的城市,累计推广超过10万辆。


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制造基地,产量占全国1/3以上,是当之无愧的“机器人之城”。


上海正迈向全国最重要量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沪亮相、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发轫于此。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个央企科创与新兴产业项目落户上海,其中包括中核先进核能技术科研创新中心、中车株洲所临港智能制造项目等,这将进一步增强上海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后劲。


制造业回暖的同时,上海经济增长正加快摆脱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上海市统计局副局长汤汇浩说,当前上海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速差距逐渐缩小,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郊区成先进制造业“主战场”。谈到上海,许多人想到的是外环以内、高楼林立的上海市区。而外环以外,上海还拥有数千平方公里的郊区。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认为,上海拥有两大战略空间,中心城区可以支撑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郊区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以支撑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上海应该理直气壮地发展实体经济。上海市委提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将保持在25%左右。


注重服务业质量和内涵。当前,服务业在上海经济的占比约70%。其中,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60%以上。


善弈者谋势。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吴金城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是上海自身的定位,又是服务全国的使命。


在一系列关键领域,上海凝神聚力下好先手棋:第三方支付业务,上海占全国约1/3。大宗商品在线交易,上海占全国约1/2。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与华为公司签约,在青浦区建设新的研发中心,双方将在物联网、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合作。


人才、土地和资金“一个不能少”


发展实体经济,上海有决心,更不缺行动。尤其在人才、土地和资金等关键制度供给方面,上海的布局日益清晰:


有施展平台,就能吸引人才。在上海,东有浦东的张江科学城,西有嘉定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北有宝山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南有奉贤的东方美谷和大健康产业。有志于先进制造业的人才,在上海不愁找不到发展空间。


人才来了,资金也在加速汇聚。7月底,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基金在临港地区亮相,成为500亿元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最后一块拼图。“运用基金化的投资方式,充分做到资金与产业布局结合,与市场化结合。”上海市


住房是上海的“痛点”,是吸引人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去年,上海提出大型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可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占项目总面积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过15%。最新出炉的张江科学城规划提出,新增住宅建筑面积约920万平方米,其中890万平方米用于租赁住宅,满足科学家和科创人才的需求。


土地资源是上海发展的瓶颈。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氛围,上海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市工业用地规模保持在550平方公里左右,为制造业长远发展留足空间。


上海市郊松江区,上半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284%。好成绩的背后,是从去年起,松江土地减量化出来的经营性用地指标,2/3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如同‘公鸡’与‘母鸡’的关系。房地产是‘公鸡’,只能一次性消费;实体经济则是‘母鸡’,可持续‘下蛋’。”


在智能时代渐行渐近之际,这座有着深厚实业底蕴的城市,已经做出自己的关键抉择。

关键字:集成电路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三星电子Q3财报:营业利润7.7万亿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