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网3月3日讯,新型基础设施(简称: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

 

根据《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沪府[2020]27号)总体部署,2021年上海市“新基建”重点工作涵盖5方面26项任务,并持续推进8项保障措施,包括新建1万个5G宏基站,新建公用桩、私人桩、专用桩3万个,建设出租车充电示范站15个、加氢站5座,完成智能电表更换20000个等。

 

1、高水平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推动5G SA全面商用,新建1万个5G宏基站。实现本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室外深度覆盖,室外平均下载速率达到500M。

 

2、加快布局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集群。推动建设8个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进一步扩大接入企业规模。推动建设智能工厂50家。

 

3、加快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化部署。IPv6活跃用户占比超过60%。

 

4、推动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相关功能设施。

 

5、建设新型政务外网及网络安全设施。完成16个区级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作,建成市区两级间“千兆对接、万兆扩展”的光传输网络通道。

 

6、构建全球信息通信枢纽。建设互联网域名根镜像节点、数据枢纽大楼。

 

7、持续推进光子科学大设施群建设。持续推进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海底科学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设施建设。

 

8、争取国家支持布局新一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更多大科学基础设施纳入国家新一轮总体规划。

 

9、建设若干先进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研究电镜中心、先进医学影像集成等创新中心组建方案,推进集成电路相关创新中心建设。

 

10、围绕科学与产业前沿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基本建成上海交通大学张江科学园等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等建设。

 

11、建设E级存算水平的科学数据中心。完成高性能计算设施升级扩容方案编制和论证,启动建设科学数据中心。

 

12、打造亚太一流的超大规模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持续推动临港AI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与计算中心建设。试点开展3-5个PUE大于1.7的存量数据中心升级改造。

 

13、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础支撑平台。新增20个业务数据专题库,推动区级政务服务移动端应用全部整合至“随申办”。推动公共数据深度开放,创新服务方式,赋能产业发展,推动30类以上高频电子证照在长三角地区跨区试点应用,推广在酒店、银行、证券、文娱、入学等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下,实现“不带证”。

 

14、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平台支撑体系建设。推动三级城运平台和系统迭代升级,加快城运中台建设,提升数据汇聚和智能化应用水平。

 

15、构建国内首个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制定行业权威性医疗AI标准规范,建成多个病种训练测评数据集,开展多个病种医疗Al应用试点示范,建立算法验证体系与评估规范。

 

16、探索建设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港”互联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争取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落地,持续推进上海移动IDC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建设,启动公共数据枢纽平台建设。

 

17、探索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智慧应用工程。力争启动长三角示范区智慧大脑建设,持续推动华为研发基地、中国青浦国际时空智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总的来说,从当下各地出台的“新基建”规划情况来看,上海市部署“新基建”层面目标精准,举措务实,始终走在各地方“新基建”部署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