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 > 技术百科 > 详情

详解夹层电阻结构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4-06-27 发布时间:
|

  在模拟电路的设计中,经常会用到一种特殊的夹层电阻,但是关于该电阻的相关介绍较少。文章提出了一种夹层电阻的结构,对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该夹层电阻,设计了一款支持宽工作电压范围的振荡器。最后,又对该振荡器进行优化改进,使其能适应3~30 V的宽工作电压,并且在5.5~30 V范围内保持输出频率不变,进一步阐述了该夹层电阻的原理和特性。

  1 引言

  在集成电路的线路设计中,特别是模拟电路的设计中,不可避免地都会需要用到电阻。对于低阻值的应用,一般可以用铝线电阻、多晶电阻、N+电阻或者P+电阻等实现。对于更大一点的电阻,则可以用N阱电阻、P阱电阻或者高阻多晶等实现。对于更高阻值要求,或者阻值要求高但是占用面积要小且精度要求不高,这时候可以用倒比的MOS管或者夹层电阻来实现。顾名思义,夹层电阻就是被其他层次夹在中间的电阻,夹层电阻的方块阻值一般在5~50 kΩ,随着电压的提高,还可以到100 kΩ或更高。

  2 夹层电阻结构及原理特性分析

  2.1 夹层电阻的结构

  在集成电路工艺中,实现夹层电阻有很多种方法。本文研究的夹层电阻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不需要通过额外增加光刻MASK层就能实现。图1为该夹层电阻的平面示意图。

  图1中,夹层电阻区为低浓度的P型注入区,它主要利用工艺中的现有层次实现,比如Pbase层或者Pbody层。该P型夹层电阻区被N+和N阱完全包围,因此该结构就是一个被N+和N阱两个层次夹在中间的P型夹层电阻。

  2.2 夹层电阻的特性

  夹层电阻的优势是阻值很高,缺点是对电压比较敏感。对该夹层电阻进行I-V扫描,起始电压为0 V,步进为0.5 V,结果发现如下特性:当电阻两端电压从0开始增加时,夹层电阻的阻值迅速上升,但是到电压超过4 V左右后,电阻阻值虽然还是继续增加,但是此时呈现出线性上升的特性,即电阻跟随电压呈比例地上升,当电压到14~15 V左右时,电阻开始急剧减小,呈现出击穿效应。把上述电阻测试时的I-V数值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图2.

  图2中,拐点Vp约为4 V,拐点Vb约为14~15 V.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磁吸式充电器又来了.但这回它设计得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