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量测试 > 测试测量应用 > 详情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2021-11-05 发布时间:
|
现代信号发生器的结构非常复杂,与早期的简易信号发生器天差地别,但总体基本结构功能单元还是类似的。信号发生器的主要部件有频率产生单元、调制单元、缓冲放大单元、衰减输出单元、显示单元、控制单元。
频率产生单元是信号发生器的基础和核心。随着PLL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兴起,高档信号发生器纷纷采用频率合成技术,其优点是频率输出稳定(频率合成器的参考基准频率由石英晶体产生),频率可以步进调节,频率显示机构可以用数字化显示或者直接设置。早期的高精度信号发生器为了得到较小的频率步进,将锁相环做得非常复杂,成本很高,体积和重量都很大。目前的中高端信号发生器采用了更先进的DDS频率直接合成技术,具有频率输出稳定度高、频率合成范围宽、信号频谱纯净度高等优点。由于DDS芯片高度集成化,所以信号发生器的体积很小。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与用途
信号发生器,顾名思义,就是产生我们所需要的信号。从器件的测试,到系统级的研发,从芯片的开发,到仪器的计量,信号发生器无处不在,是仪表中的重头产品之一。
信号发生器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照频率覆盖范围可以分为低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和微波信号发生器;按照输出信号的类型分类,如射频信号发生器、扫描信号发生器、频率合成器、噪声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等等。现在由于调制方式越来越多,可输出数字通信中常用调制信号的矢量信号发生器也大量应用;甚至还有USB等超小型化信号源也开始加入信号发生器的大家族。
信号发生器的指标
信号发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频率稳定度、频率精度、信号频谱纯度都与频率产生单元有关,也是信号发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使用毫微功耗运算放大器实现电流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