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点:

一、这估计是全球首个确定 5G 专网收费模式和标准。

 

二、开启了设备商与运营商在 5G 专网市场上抢生意模式。

 

日前,日本设备商 NEC 宣布推出 Local 5G 服务,并公布服务收费标准。

 

服务项目包括咨询服务、集成服务和托管服务。


咨询服务,包括需求分析、无线环境评估、终端验证、演示实验等,指根据客户需求和现场环境提出最佳的可行性方案。

 

集成服务,包括现场勘测、设计和端到端验证,以帮助企业部署 5G 专网,并协助企业申请 5G 专网频谱许可。

 

托管服务,指全年 365*24 为企业提供包括网络监控、日常维护和故障修复等服务,相当于“代维服务”吧。

 

咨询服务和集成服务费用根据企业不同的部署需求单独估算。

 

值得关注的是,托管服务,包含了提供 5G 专网核心网和基站设备,采用按月收费的方式,每月费用为 100 万日元起(约合人民币 6.3 万元)。

 

换句话讲,针对 5G 专网市场,NEC 并不单独售卖 5G 网络设备,而是提供包括网络设备和代维服务的一体化打包的服务模式。

 

所谓“每月 100 万日元起”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一家企业的 5G 专网采用最低配置,即一个 5G 核心网和一个 5G 基站(包含 CU、DU 和 RU 设备),那么每月向 NEC 支付的托管服务费用为 100 万日元。当然,网络规模越大,费用也随之增加。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关注点,NEC 作为一家电信设备商,直接向企业提供 5G 专网服务,这明显是直接与运营商抢生意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日本的 Local 5G 说起。

 

什么叫 Local 5G?就是允许电信运营商以外的垂直行业(包括企业、地方政府等)采用独立频段部署自己的 5G 专网。

 

众所周知,3GPP R16 定义两种 5G 专网部署模式:SNPN(独立的非公共网络)和 PNI-NPN(公共网络集成 NPN)。

 

PNI-NPN,就是我们常说的“公网专用”,指企业可通过与运营商 5G 公网共享 RAN,或者共享 RAN 和核心网控制面,或者端到端共享 5G 公网(端到端网络切片)的方式来部署 5G 专网。

 

SNPN,就是我们常说的“独立部署模式”,指企业独立部署从基站到核心网到云平台的整个 5G 网络,与运营商的 5G 公网隔离。这意味着工厂或园区内的设备信息、控制面信令流量、用户面数据流量等都不会出园区。

 

日本的 Local 5G,顾名思义,就是“独立部署模式”。

 

同时,为了帮助各行各业“独立部署”5G 专网,日本还专门为行业分配了 5G 专网频段,企业只需申请,并获得许可后,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使用了。

 

2019 年 4 月,日本总务省向日本四大移动运营商分配了总计 2200MHz 带宽的 5G 公网频率资源。

 

随后 2019 年 9 月,日本总务省又计划为 Local 5G 分配 4.6GHz-4.8GHz 频段和 28.2GHz-29.1GHz 频段。

 

2019 年 12 月 24 日,日本总务省宣布垂直行业可申请 Local 5G 频率牌照。本次申请范围仅限于 28.2GHz-28.3GHz 频段。

 

2020 年 12 月 21 日,也就是昨天,日本总务省再次扩大 Local 5G 频段申请范围,进一步释放了 4.6GHz-4.9GHz 和 28.3GHz-29.1GHz 频段给垂直行业。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日本总共释放了 1200MHz 带宽的频谱资源给垂直行业独立部署 5G 专网。


1200MHz 带宽,这是日本四大运营商 5G 公网总频谱带宽的一半以上啊,不难看出,日本政府对独立 5G 专网的支持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日本推行的就是“5G 公网+Local 5G”双轨发展的 5G 战略。

 

这样一来,垂直行业在频谱资源上也彻底摆脱了运营商,从而可真正的完全独立部署 5G 专网。

 

这也意味着,设备商可以直接跳过运营商,向各行各业售卖 5G 网络设备,以及提供 5G 专网服务了。

 

但问题是,虽然企业可申请这些频段来独立部署 5G 专网,但网络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和优化这些工作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经验,垂直行业不具备这些能力;同时,5G 核心网和基站设备昂贵,企业建网初期投资成本很高。这些都是企业独立部署 5G 专网面临的难题。

 

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些市场机会,NEC 率先推出了这种一体化打包的 5G 专网服务模式。

 

不过,每月 100 万日元起,这个费用高不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