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网设备 > 智能电网 > 详情

危机下的光伏产业能否等来黎明?

发布时间:2021-12-30 发布时间:
|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多晶硅的价格一路狂跌,诸多光伏企业陷入发展困境。更糟糕的问题是,它们还或将面临德国的反倾销指控,而日前国务院亦发出通知要抑制多晶硅的发展规模。

    危机下的光伏产业,能否等来黎明?

    光伏产业回暖

    “熬到现在正是赚钱的时候。”2009年10月10日,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乐叶光伏”)董事长叶志卿告诉CBN记者。

    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期间,不断有客户的电话打进来要订货。这几天工厂的生产能力已达到50兆瓦,但还没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听说明年1月起,德国要提高光伏产业的关税,现在工厂主要赶德国公司的订单,那边客户担心提高关税后产品涨价,希望在年底把货拉过去。”叶志卿说。

    这让他想起2008年的好光景。当年6月乐叶光伏开工生产,客户拿着现金来提货,短短三个月内,每天拉货的车在院子里排满队。

    尽管目前订单纷至而来,他认为“未来形势仍不是很明朗”。一方面是,德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向德国政府和欧盟上书,建议有必要阻止地域范围内的发电投资商购买相关产品;另一方面是国务院发通知要控制多晶硅项目的发展规模。

    应该说,衢州市开化县做单晶硅的企业主更能感受到叶志卿所说的“刺激”,这个半山区县城位于钱塘江上游,离衢州市区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聚集着30多家硅材料及其配套企业。单晶硅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的一个中端产品。

    徐国六是开化县第一个投资硅产业的个体老板。6年前他还是一家纸板箱厂的老板,现在是浙江金西园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02年,他感到做纸板箱越来越力不从心,“压力来自两方面,除了环保成本提高,另一方面是价格竞争白热化,利润微薄。”

    纸板箱厂对面是破旧的开化601厂,这是家有着30多年硅片生产历史的老企业。2002年底,徐国六从工程师口中听说,万向集团高价收购了这个看上去破旧的厂房,成立万向硅峰电子有限公司(下称“万向硅峰”)。

    这年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顺利升空。当天的开化县网站上用“神舟四号上的太阳能电池硅片仍用开化的产品,由万向硅峰制造”这样的字眼报道这个信息。

    这让徐国六震惊不已,决定试试做这个生意。他想方设法从浙江大学弄到了技术,然后又想方设法弄到了技术工人。[page]

     徐的工厂要做的事情是,将拉来的多晶硅,通过一定的生产程序,拉制成一种叫单晶硅的产品,然后销往下游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两年以后的2005年,新工厂实现销售收入5200万元,利税1185万元。而他当年承包的纸板箱厂,顶峰时期工厂年产瓦楞纸150万平方米,产值也才300万元。

    徐国六们的成功,带动了当地其他民营资本的介入,一些水泥生产企业、家具制造企业也转型生产硅材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8年开化县“两硅”企业达到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完成工业产值32.58亿元,增长62.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1%。

    在那个暴利时代,他们再次创业的故事在开化县坊间流传。比如说学历都不算太高,比如说原来从事的行业大都有环境污染或是消耗资源的特点,又比如说最近三年每年都至少翻倍地增加着财富。

    蜂拥的产业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此轮光伏产业的投资热潮中,主要以民营资本为主。有正泰集团、万向集团、龙柏集团这样的知名民营企业,也有精编、纺织等行业的不甚知名的企业。

    “当初,要挤进这个行业的资本趋之若鹜,因为潜藏的利润实在太诱人,平均利润率超过30%,有的达到50%以上。”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告诉CBN记者。

    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在无锡尚德、浙江昱辉等光伏企业海外上市的财富效应影响下,浙江的民间资本纷纷涌入太阳能光伏产业,一些企业摒弃了浸淫多年的老本行,忙不迭地转投这个“钱景无限”的产业。

    “据我了解,浙江的针纺企业、房地产企业扎进这个领域的比较多。”叶志卿说,这个圈子的企业平时交往得比较多,谁先找到发财的机会,大家很快就会知道,然后就是跟着挤进去。

    叶志卿解释说,传统产业的毛利率已很低,保持平稳的增长不成问题,但要快速发展已很难,所以他们希望在新能源产业上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经济低潮时,有些制造企业更多的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保障一批跟随多年的工人就业,交完税收之后,老板其实已没什么钱可赚了。”

    目前,浙江的光伏企业主要分布在宁波、嘉兴、杭州、衢州等地。除硅矿产冶炼、系统集成外,在多晶硅、硅棒生产,硅片切割、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生产、光伏电池应用等方面都有涉及。

    然而,一路狂奔疾进、看似风光无限的光伏产业,在金融危机暴发后突然刹车。

    但沈福鑫认为,更多的光伏企业只是“喝到几口水”,一些企业甚至将前几年赚的钱都赔了进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开化县做单晶硅的企业主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更多的光伏企业则陷入“原材料锁定”的漩涡中。[page]

        数据显示,2008年9月之前,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内,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多晶硅曾经从四五十美元/公斤狂飙到450多美元/公斤。而从2008年9月开始,硅原料价格迅速作自由落体运动,从400美元/公斤直线降到了100美元/公斤,甚至更低。
 
    “在暴利时代,谁能拿到多晶硅,谁就能赚钱。”叶志卿说。但随着硅原料价格的迅速下跌,此前“锁定原材料”成为光伏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却成为光伏企业的“烫手山芋”。

    浙江一家组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组件企业甚至面临着失去控股权的危险,因为它们中有不少签订的都是对赌协议。

    所谓“对赌”,指的是在下游组件企业与上游多晶硅厂签订供货合同后,如果前者不按照合同价购买后者的多晶硅,则后者可以卖给其他企业。其中,与合同价格的差价部分由前者来支付。同理,如果后者不能按照合同供应足够的多晶硅,则前者同样可以从其他渠道购买,其中差价则由后者来承担。

    “很多企业因‘锁定原材料’被套牢,就像股市下跌,来不及逃,只是套多套少的问题。”衢州市经委工业投资和规划处副处长周翔介告诉CBN记者。

    2009年一季度,开化县单晶硅企业的开工率只有50%。记者掌握的一份开化县的政府文件显示,“两硅”企业产值下滑主要受价格因素影响,有机硅主要产品价格下跌超过35%,单晶片价格不到去年的1/3,多晶价格不到去年的1/6。

    “2008年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产值170亿元,2009年估计只有100个亿左右。目前正常开工企业60家左右,量不会低太多,但产值肯定要比去年低,主要是因为多晶硅的价格降。”沈福鑫告诉CBN记者。

    政府推手

    回顾此轮光伏产业投资热潮,如果说蜂拥而入的民营企业提供了充裕的资本,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背后政府推手。

    “很多跟风进来的企业,跟地方政府的盲目引导有关联,一些地市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还把引进新能源作为一个考核标准。”沈福鑫说。

    比如,“皮革之乡”海宁市提出的口号是,从皮革纺织电子跨行到光伏产业。

    海宁市出台扶持政策规定,2008年至2010年,太阳能光伏企业投资项目,其生产性设备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按竣工后认定的生产性设备投资额给予3.5%的奖励;太阳能光伏企业其利润总额形成的地方财政贡献部分由市财政给予全额奖励,企业销售收入形成的地方财政贡献部分按50%予以奖励……

    衢州市开化县对年实际生产能力达1000吨的多晶硅项目竣工投产后,县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项目贴息100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年新增实际生产能力100吨,再给予企业一次性项目贴息100万元。[page]

     “在政府鼓励和利润诱惑下,光伏产业的无序扩张,导致了激烈的同业竞争;与此同时,国外光伏市场也渐趋饱和。”沈福鑫说。

    记者掌握的一份《中国多晶硅项目产能产量情况表(2007-2010)》显示,去年中国多晶硅的产能为10760吨,产量为4300吨;而今年,这两个数字将分别飙升到47960吨和16180 吨,约是去年的四倍。

    洗牌后的契机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9月29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

    “从长远来看,这一政策对多晶硅的发展有好处。”沈福鑫说,鉴于行业无序竞争的状态,他们也呼吁成立浙江省新能源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准入门槛”,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这个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但他承认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各级政府都把光伏产业作为重点招商项目,从地方经济考虑,他们不想设门槛把项目挡在门外。”沈福鑫说,作为投资者,投资哪个产业完全是市场行为,确实很难干涉。

    在太阳能组件厂商看来,随着更多的多晶硅项目投产,多晶硅价格将继续下滑,在令一些多晶硅小厂无法生存的同时也蕴含着契机。

    “多晶硅暴利时代结束,对光伏产业来说也不啻为一大利好。一旦光伏发电的成本能降到0.5元/千瓦时,太阳能利用将进入一个‘历史性的阶段’。可以预见,一旦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启动,国内光伏产业会迅速复苏。”某太阳能组件厂商负责人告诉CBN记者。



关键字:多晶硅  光伏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光伏业反倾销一触即发 外企悄然入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