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9 日,蔚来汽车(NIO)发布了搭载全新 150kWh 固态电池的旗舰轿车 ET7,计划于 2022 年第一季度起逐步交付。此次蔚来汽车发布的 150kWh 电池不再采用行业主流的液态锂电池技术,而是采用量产的固态电池技术,实现 50%的能量密度提升。

 

不过,这款新电池并非全固态电池,仍是带有电解质的。即便是半固态电池,蔚来的新品落地依然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关于固态电池产业化对锂电池冲击的争议声四起。

 

据了解,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器件、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但是,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能量密度不足以及极端气温条件下无法工作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的主流方向,全固态电池因具有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可显著提升其安全性,工作温度范围,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电化学储能器件。但全固态电池的实用化仍面临着诸多难题。

 

业内预计全固态锂电池有望在 2020-2025 年期间实现小批量生产。早在 1978 年 Michel Armand 首次报道了固态金属锂电池的相关研究,随后 40 年内固态锂电池被全球广泛研究,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界面相容性差等技术瓶颈制约了商业化进程,全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停滞于 20 世纪末,2007 年开始,全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开发复苏,2017 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上,业界预计 2020-2025 年全固态锂电池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固体电解质按照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有机体系和无机体系固体电解质。有机电解质相对简单一些,主要以 PEO 为主,无机体系又可以细分为氧化物体系和硫化物体系。氧化物电解质体系又可以细分为非晶态氧化物(薄膜氧化物)体系,以及晶态氧化物体系;硫化物体系也属于非晶态体系的固体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