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市场调研机构 IDC 发布了关于 2020 年 Q1 季度的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报告,报告显示当季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总出货量为 7260 万部,同比增长 29.7%,并预计到 2024 年出货量将高达 5.268 亿台。
除了出货量的大幅增加,也有很多新的智能穿戴新品类出现,例如带有柔性显示屏的帽子和衣服,已经由柔宇科技实现并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柔宇科技开创了“柔性穿戴”这一新物种。在立陶宛的 FIBA 篮球赛场上,裁判员就穿着带有柔性屏的 T 恤出场,这款柔性屏足够纤薄,仅重 80 余克,不会影响裁判跑动,并能够播放视频广告。
同时,柔性电子技术对智能穿戴产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如果深入分析此前的数据报告,可以发现智能手表 Q1 全球出货量则为 1690 万部,同比下滑 7.1%,略显尴尬的定位是智能手表出现市场波动的重要原因。对于智能手表来说,一些健康监测、运动辅助功能与智能手环重叠,而通话、信息功能则又与智能手机重叠。不过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完善,或许能够给智能手表带来全新改变,毕竟使用硬屏的话,很难突破智能手表屏幕尺寸的上限。而柔性显示则可以打破表盘的限制,将腕带部分也覆盖起来,变成显示屏幕,为应用提供更多操作空间。
同时,由于智能穿戴产品与个人健康有了更为深入的绑定,尤其在疫情之下人们对健康实时监测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智能手表或手环来监测身体信息,或是辅助减肥、运动。但这些智能穿戴产品在健康领域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的传感探测器在监测用户身体时还不够精准,特别是对于热量消耗这样需要综合测算的数据。此前,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曾针对7种主流品牌智能穿戴产品进行测试比对,在测心率时,这些智能穿戴设别误差在 5%以内,但在测试热量消耗时误差缺高达 27%至 93%。而柔性传感技术可以将探测传感器变得跟皮肤一样柔软,甚至具有弹性,让智能穿戴产品的探测器件完美贴合人体皮肤,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健康监测数据。
目前,柔性电子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已经基于柔性电子技术,研发出了应用于健康医疗领域的电子皮肤。有趣的是,鲍哲楠——首位斯坦福化学工程学院女院长——也是柔宇科技 CEO 刘自鸿博士在斯坦福求学时的导师之一。
柔宇科技正在将柔性技术带入更多智能穿戴之中,创造更多“柔性穿戴”产品。在 VR 领域,柔宇使用柔性显示屏打造 3D 弧形巨幕移动影院,AMOLED 左右双屏解析度高达双 1080P,模拟出 800 英寸弧形巨幕,配合先进 3D 算法,让电影画面更加栩栩如生;在腕表领域,柔宇科技与飞亚达合作,还原传统指针设计的同时,具备有氧能力测试、多运动模式、心律测量、来电拒接、远程拍照等多种功能,实现传统指针手表与智能手表的完美结合。
柔性电子技术作为全新的技术领域,或许将如网络技术一样,带来一次全新的“柔性穿戴”革命,柔性显示、柔性传感、柔性电池、柔性电路板等技术,能够打破传统电子器件的体积和重量限制,重新定义电子产品的形态。从柔宇推出的柔性电子衣帽就能看出,在服装行业中,使用布料、织物为主要材料的情况已经延续数百年,而柔性电子技术正在带来一种全新的可用材料,将服装也变成智能穿戴的一种,将其融入万物互联之中。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