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数码 > 数码产品 > 详情

全球最薄彩色AMOLED柔性显示器发明者:因为喜欢,所以不同

发布时间:2020-05-21 发布时间:
|
刘自鸿,1983年生,国家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微纳电子学专家。26岁之前先后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硕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09—2012年曾任美国IBM公司位于纽约的全球研发中心顾问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29岁在美国硅谷和中国深圳同步创立跨国公司柔宇科技(Royole Corporation),任董事长、CEO。

  

刘自鸿欣赏微软、苹果那样的企业——靠技术赢得市场,创造未来,改变人类的生活。如果这是他的“火花”,在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IBM的求学、任职经历则像一个个“打火机”,让“火花”变成“火苗”。深圳的种种特质,又让他认为,可以把“火苗”带来这里,变成”大火”。

  

“2006年初到美国读博士时,学校有一个很漂亮的大草坪,我一没事儿就喜欢躺在上面看天空。”刘自鸿那个时候老是“想这想那”,他想,将来应该做一点“能在未来影响更多人的事”。

  

“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视觉输入一直都会存在。只要人类存在,这种信息交互的方式就会存在,因此显示屏一直都会存在。”——刘自鸿选择去做的那件“能在未来影响更多人的事”是柔性显示技术。

  

如果把显示器变成可随意弯折的,将来我们的手机、电脑、电视可能薄如蝉翼,随意嵌在衣服上、戴在手腕上。”手机可以从小小一支笔杆中抽出来,也可以延展开变成一个平板;电视也不再长成现在的样子,它可能会变成画卷,平时卷起来,需要看的时候用遥控展开……”他描述了一幅很科幻的场景。

  

“深圳这个城市特别像硅谷。什么人都有,而且心态开放、包容。有各种工厂,从原材料到芯片、器件、电路板,特别容易找到你想要的东西。”深圳风险投资的高效也让他印象深刻——考察了国内各大城市,刘自鸿2012年从美国的IBM公司辞职,和几位伙伴创立柔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柔宇”),公司横跨硅谷和深圳两地。

  

两年后,科幻变成现实。去年8月,柔宇发布全球最轻薄、可直接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彩色AMOLED柔性显示器。

生活里“长出来”的创新

对刘自鸿来说,“生活是创新的最好素材”,他的不少想法都来自于生活,特别是来自生活中遇到的困扰。

  

“人类的视觉输入一直存在和延续。几千年以前没有信息显示技术的时候,就有石头上刻字、竹简上书写,后来慢慢有了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再后来,变成现在比较薄的液晶显示器。”看着现在生活里随处可见的液晶显示器,刘自鸿觉得,“还不错,但也不是特别薄,而且形状都是这样方方的、固定的。”

  

“人家都觉得好像就该是这样的,我就从另外一面来思考,能不能把显示器做成弯的、可折叠的、不规则的?”他想,如果这个东西能变成柔性、又很轻薄的,那一定很酷。

  

对刘自鸿来说“生活是创新的最好素材”,他的不少想法都来自于生活。

  

理工科一直是其兴趣所在,2000年,刘自鸿放弃保送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机会,参加高考,如愿考取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大学期间,他有不少发明创造,而它们大都来自生活中遇到的困扰。

  

现在炙手可热的可穿戴设备,刘自鸿早在大二时就已经触碰了。冬天睡觉用电热毯,但电热毯有个问题,觉得热了,要关掉就得手动,刘自鸿觉得“很烦”,“我就想用一些技术让电热毯变得更加智能化、更聪明一点。”后来,他利用学校实验室,发明了一个人体生物智能体感及应用系统。这个系统能快速、准确地探测人体的状态,自动分析后控制电热毯的运行。

  

“那时候根本没有穿戴式设备这种概念。”回过头看,刘自鸿发现他十几年前做的传感器就是一种戴在手上的穿戴式设备。

  

刘自鸿还和小伙伴开发过一个室内综合运动模拟系统。“要跑步、打保龄球,总会受到场地限制,要跑去很远的地方,我们就想,能不能通过电脑的技术来模拟?”2003年,他们真的做了这样一套系统,实现了在室内打保龄球、高尔夫球、跑步的“小心愿”,这比后来的Wii和Xbox整整早了3年。

  

除了对本专业的热爱,刘自鸿的文艺爱好也很张扬——清华学生艺术团骨干队员、校吉他协会会员、院系晚会主持人……大学期间有次排练话剧,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外面的光比较强的时候、里面开着灯,跟晚上外面一点光都没有、完全靠里面的灯,感觉不太一样。就像白天外面阳光很大或者下雨天的时候,你在家里开着灯,感觉会不一样。”这种对灯光的感受很影响他们排练。

  

“说到底是外界环境引起室内总光强不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自鸿那时候又做了一套自动光强控制系统,它能够判断屋里的光强,自动调节灯泡的亮暗,控制室内总光强保持不变。

  

“生活和创新有最直接的关联。所有创新创意的源头都始于生活,科技创新的应用也将改变人们的生活,让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这是他对创新的理解。

  

一路拿下“挑战杯”等各种创新、创业赛事十几个奖项,刘自鸿大学时也尝试过创业,但他觉得那些事情都没有办法持续,他特别希望能专心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得特别长久,未来能够影响到很多人。”

“硅谷有特别多‘打火机’”

刘自鸿觉得,硅谷是真正意义上创新的地方,而且创新不仅停留在“说一说”,碰撞出的“火花”能变成“火苗”,“火苗”又能变成“大火”。因为不光有“打火机”,硅谷里面还有“汽油”“炭”。

  

2006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及硕士毕业,刘自鸿选择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继续读博士。斯坦福和硅谷在他的眼里——“哇!真是一个创新的天堂!”

  

“那儿有特别多的‘打火机’,只要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开放的氛围和创新的活力。”刘自鸿在那里看到了来自全世界的“聪明人”,“他们都很聪明,但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又各不相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会不太一样。就是你的这种文化在东方,他的文化在西方,总是能碰撞出一些新奇的想法。”

  

刘自鸿觉得,那是真正意义上创新的地方,而且创新不仅停留在“说一说”,碰撞出的“火花”能变成“火苗”,“火苗”又能变成“大火”。因为不光有“打火机”,硅谷里面还有“汽油”“炭”。[page]

  

“风险投资一看到火苗就往上浇油。还有‘炭’,能让你一直烧下去,那个‘炭’就是硅谷的公司、企业,多年积累下来的这些工业界的人。”他觉得硅谷形成了一套很好的创新体系。

  

“你会感到在科技创新领域不再受什么束缚。”在那里,有许多和他一样的中国留学生大开眼界。其中就有柔宇的研究副总裁魏鹏。“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想法,学校会鼓励你暂停学业、出去创业,回来还可以继续学业。而且学校专门设立部门为这些创业者服务。”魏鹏说。

  

“从这里走出去的谷歌、特斯拉、雅虎、惠普、思科等,今天市值都已经几百亿、数千亿美金,这些人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你的圈子里,而且他们最初就是一个普通学生。”刘自鸿说,斯坦福常邀请校友回来为他们演讲,这很激励人心。

  

在那个环境,他看到了“梦想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创新这种东西就是每天都可以产生,在这里也有这样的机制可以帮助你成长起来,所以会很有信心。”那里有很多人和他一样,喜欢躺在学校的大草坪上驰骋思想。刘自鸿半开玩笑地说,他就是在那里想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柔性显示技术研发。

  

回去搜资料、做功课,刘自鸿发现已经有人和他有类似想法,但这个技术基本上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所以我想这个东西离应用还蛮远的,里面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我的导师曾任得州仪器的CTO,在职业生涯中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跟他说了想法,他一听就说很好。”

  

那个时候,刘自鸿觉得自己“真的是每天被梦想叫醒”。刘自鸿觉得,想法很多人都有,但想法的实现需要与之匹配的技术能力。通过几年研究,他了解了其中各种问题、困难以及可能的技术路线。

跨越中美“硅谷”

把公司开在哪儿?利用假期,刘自鸿专程到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深圳等城市逛了一圈,发现自己特别喜欢深圳——这个城市特别像硅谷。

  

26岁获得斯坦福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刘自鸿成为斯坦福电子系历史上第一位入学后用时不到3年完成博士论文的华人。他毕业后打算创业,却又正值美国金融危机。

  

“很多大公司都在裁员,失业率很高。”大环境不好,实现柔性显示技术的应用路径还没有想得特别清楚,刘自鸿觉得创业条件还不成熟。那时,IBM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刘自鸿就从美国西部到了美国东部的纽约。

  

在IBM工作期间,刘自鸿也一直没有放弃在柔性显示方面的研究。2010年左右,他隐约觉得创业时机到了,“大的经济环境有所改善,技术路线也看得更加清楚。”

  

“创业要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到了,刘自鸿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把公司开在哪儿?

  

“美国的话,肯定首选硅谷。”当时刘自鸿已经有四年没有回过国,对国内城市不太了解,利用假期,他专程到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深圳等城市逛了一圈,发现自己特别喜欢深圳——这个城市特别像硅谷。

  

“什么人都有,而且心态非常开放、包容,乐于接受新事物。”深圳电子产业的发达也让他觉得“很赞”——有各种工厂,从原材料到芯片、器件、电路板,特别容易找到你想要的东西。”那时,他还接触了一些深圳的风险投资,这些机构的高效让他印象深刻,“不仅很有兴趣,而且动作很快。”

  

硅谷是全球高技术创新的聚集地,可以接触最前沿的信息,深圳供应链很发达,可以验证原型,将技术快速转化为产品。同时在硅谷和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可以发挥两地优势——公司的选址有了着落。

  

为了找到“有共同的理念和梦想,又能够各司其职、扎实地把事情做出来”的团队成员,刘自鸿又花了不少功夫。

  

柔宇科技现在的工程副总裁余晓军是刘自鸿的清华和斯坦福的校友、多年的朋友。2012年3月决定离开IBM并组建自己的团队时,刘自鸿找到了他。“大概花了10分钟把我的PPT讲完了,他说这个事情挺有意思,但又说这个事情决定权不完全在自己,还得听太太的意见。一个星期后说还是不行,太太同意了,但岳母不答应。”

  

第二天,刘自鸿开车到他家,就像参加答辩,刘自鸿在他们家客厅的电视机前演讲了一个小时。“因为他们觉得风险很大,如果要离开纽约到硅谷和深圳,要把房子卖掉,太太要辞职,小孩还在那边上学,也得跟着走。”

  

讲完之后已是纽约冬夜凌晨时分,余晓军的岳母给刘自鸿弄了一碗饺子吃,过了几天,余晓军辞掉工作加入了团队。

“技术自信”背后

两年多过去,柔宇已经拥有200多项专利,“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有自主知识产权”。刘自鸿强调,柔宇很注重知识产权,非常认可它的价值,“因为在美国,一个知识产权就可以成就一家公司”。

  

横跨硅谷和深圳,柔宇科技同时在两地成立。刘自鸿两地奔波,常睡沙发。“我们当年在美国当工程师的时候都有不错的工资,但回来之后我第一年给自己开的工资是3666元人民币。”

  

现在,公司还流传着当时的故事。“人员有限,CEO身兼多职,要负责研发、撰写专利、财务、人事等各种工作。公司刚创办时他不是特别精通财务,花了很多时间自学,过了一段时间,他俨然是一个专业人士。”“那时公司还没多少天使投资,他就自己通宵达旦地去处理,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为公司早期节省了不少费用。”

  

因为看好未来前景,柔宇刚成立时,邹翔就加入了团队,现任公司项目总监。“用最少的钱办最重要的事情,把钱用到最有效的地方。”他回忆,大家当初常常开会讨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作为初创企业,柔宇把“重心”放在了技术上。

  

“中国‘缺芯少屏’,显示这一块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三星、LG等厂商手中,中国虽然已经有华星光电等知名的企业,在总体上核心技术还是靠引进。”邹翔在技术讨论的小型会议上,常听到刘自鸿这么一句话——“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技术?”

  

两年多过去,柔宇已经拥有200多项专利,“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有自主知识产权”。刘自鸿强调,柔宇很注重知识产权,非常认可它在实际产品中的价值,“因为在美国,一个知识产权就可以成就一家公司”。但柔宇也不会为专利而专利,“很多专利并不能转化成实际的科技成果,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些甚至演变为套取政府资助的一种恶性手段。”[page]

  

去年8月,柔宇发布全球最轻薄、厚度仅0.01毫米、可直接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彩色AMOLED柔性显示器。这一产品引起业界极大关注,柔宇收到了几十个国际大公司的订单。

  

“我们希望能创造未来,现在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小小的足印。”邹翔接触到了很多前来应聘的人,他们选择柔宇是出于兴趣和好奇,并不是为了报酬,他们的共同点是——想做点事情,并且认为这件事情有意义,“他们希望有机会能参与到可能会改变显示行业的事。”

  

“颠覆式创新是对传统技术的革新,可能还会颠覆掉整个行业。”刘自鸿认为,柔性显示称得上是这样一种技术。它的价值在于能够带来整个传统显示行业的升级,不光是本身应用端的升级,比如手机、电视机形态上的升级,从原材料、设备,到加工工艺、生产流程、终端应用等,都会发生改变。

  

“颠覆式创新是柔宇一直在做,而且会一直做下去的事情。”在刘自鸿看来,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本身就是极具价值、真正稀缺的产品。而他也特别认同乔布斯的产品观,在他看来,一个好的产品要结合两样东西——功能非常扎实;有艺术感染力,让人真的喜欢。

  

在柔宇员工的眼里,这位刚刚30岁出头的CEO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靠谱”,特别关注细节,“有点完美主义”。“每天工作和学习时间很长,超过十几个小时。经常看到他凌晨两三点发来的邮件,第二天一大早又会看到他出现在公司。”刘自鸿的工作状态被他的助理用“很可怕”来形容。

  

刘自鸿却觉得“乐在其中”。静静做一个研究,写写技术文档,就是享受。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张图片——他在硅谷的办公室电脑坏了,就自己打开自己敲。他的朋友圈还发过这样一句话——“IF NO FUN,WHY DO IT?(如果不喜欢,为什么要做?)”

■记者手记

创新

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刘自鸿桌上有一本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的《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这本书里有一个核心观点——只有相信并探索秘密才能发现常规之外的,近在眼前却不为常人所见的商机。

  

“有一天他在实验室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就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图,一个晶体管、一个电容,后来这个东西改变了整个电子产业。现在那张纸还非常完整地被保存在IBM公司”,在美国IBM,刘自鸿看到了发明动态存储器的人,“当你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感到应该特别珍惜自己的创新能力。”

  

应该说,刘自鸿去探索、去发现,也做到了“珍惜”——沿着发自内心的兴趣,从清华大学到斯坦福,从硅谷到深圳,他带自己走在想要走的路上。

  

有想法的人很多,能实现的却很少。刘自鸿在斯坦福的求学经历让他看到“梦想是可以被实现的”,而清华大学教给他的则是“行胜于言”。“今天你设计一个东西、有一个想法,最重要的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把它做出来,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基础很重要,第一要务是把技术路线的选取弄扎实。打磨了多年,也吃了很多苦、很多亏,经过很多实践之后,我们才知道哪条技术路线最好。”刘自鸿说。

  

“通过颠覆性的显示技术创新去定义和引领下一代电子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这是这个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团队的理想。他们在各种场合都敢于说出这样的“远大理想”,又特别强调“行胜于言”——要实现梦想,不能光靠说,更得动手去做。

  

名校“学霸”、背景“华丽”——柔宇刘自鸿、光启刘若鹏、大疆创新汪滔都是此类创新人物的代表。受深圳创新氛围、硬件配套、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吸引,这类新锐科技创新人物已开始在深圳聚集。他们的专业水平、求学经历、国际视野与深圳的创新土壤结合,产生了许多令人期待、与硅谷国际巨头“赛跑”的创新成果。

  

创新的动力来自创新人才,而这座城市如何让自己更有吸引力?刘自鸿多次在朋友圈晒出加州的蓝天和深圳的蓝天——“客观地说,深圳的空气环境这一条优势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也有较强的吸引力”。采访中,他也表达过对国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担忧:“抄袭的成本实在太低了。”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后贾跃亭时代.梁军有着怎样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