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哈啰出行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哈罗助力车已经回本盈利,在没有新投车辆的情况下,助力车是整个公司最赚钱的部门。
据多位杭州市民反映,杭州路面上的共享电单车正在逐渐消失,被相关部门清理。共享电单车主要提供3到5公里的出行需求。
2017年出台的《杭州市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就明确指出暂时禁止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车。但是这条规定实施时间到2018年9月30日为止,截止期过后,并无新的条例或规定出台。
同样,根据最新的《武汉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共享电单车须在交管部门注册登记车牌,并且在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登记备案,与当地交通运输部门签订管理承诺书,明确投放数量、投放区域等内容后方可上路运营。
这是大部份城市对共享电单车的态度,不过也有特例。今年8月,昆明拟取消对共享电单车的限制,先期计划投放6000辆供市民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人民出行”公务电动车项目在京上线。通过电动车解决10公里内的公务通行需求。
上述不愿具名业内人士表示,正因为政府的监管,才让这个赛道没有和共享单车一样。过度投放和竞争,没有激烈的价格战,这也是一件好事儿。但实际上,这依然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以长沙为例,目前就有街兔电单车、叮当出行、优时智能车、享骑电单车、哈啰助力车等玩家相继进驻。
而据ofo前电单车事业线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2017年初,ofo启动电单车项目,并成功生产出样本车,但因为滴滴以ofo的共享电单车会对滴滴的主营业务网约车产生冲击为由,一直有所阻挠。“2018年,项目在做了一年之后,停摆了,大部分同事已经离职。”2018年1月,据多家媒体报道,滴滴旗下的共享电单车上线启动内测,并计划在三个城市上线。
今年6月,滴滴发布关于两轮车组织架构调整的内部邮件称,滴滴出行单车事业部(内部代号“海棠湾”)、电单车事业部(内部代号“黑马”)正式整合升级为两轮车事业部(内部代号为“海马”)。
“共享电单车因为需要定点停放,所以它的运营成本比共享单车要低很多,不需要有太多的电镀成本。”上述业内人士称,共享电动车的客单价在4块钱左右,每辆电单车每天骑行次数在6次左右,扣除电瓶的调度成本(一天5元左右)、充电成本后,这仍然是一个盈利可观的项目。
根据哈啰出行提供的数据来看,全国两轮电动车日均骑行需求超过7亿次,需求与体量是自行车市场的3倍多。截至2019年8月底,哈啰助力车入驻近260城,总骑行里程达21.49亿公里,平均骑行时长约为22分钟。
和共享单车的无序投放不一样,政府对这个行业一直保持谨慎态度,让共享电单车这个赛道始终不温不火。武汉本土一位不愿具名的共享电单车运营人士透露,目前大部分城市对共享电单车的态度是不鼓励,也不明文禁止。“这也是共享电单车的天花板所在。”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