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数码 > 数码产品 > 详情

受国内外监管压力,2017年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缩减

发布时间:2022-04-18 发布时间:
|

-2017年中国对北美直接投资下滑35%至300亿美元

 

-受一宗2016年宣布的大型交易推迟完成的影响,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上升76%至810亿美元;否则,该数值将下降22%至380亿美元

 

-2017年投资活动的变化主要是受中国境外投资政策趋严的影响

 

-因外国监管部门否决而取消的交易比例创新高

 

-瑞士、英国,荷兰是欧洲吸引中国资金最多的国家

 

-纽约州、弗吉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是北美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

 

-物流、医疗健康与生物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消费服务领域的投资活动表现突出

 

-受“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2018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将出现复苏

 

全球,2018年1月22日。根据全球律所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贝克·麦坚时”)关于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趋势年度报告的早期数据,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境外直接投资自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在这一背景下,2017年中国对欧洲与北美的投资受挫。这份报告将由贝克·麦坚时与擅长中国研究的荣鼎咨询公司联合发布。

 

2017年中国对北美直接投资下滑35%至300亿美元*。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看似稳健,达到810亿美元,上升76%,然而,这是由于中国化工对瑞士农业科技企业先正达创纪录的430亿美元收购推迟完成。如果这项大型交易未被延迟到2017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则会下降22%至380亿美元。

 

上述趋势也符合中国公布的官方数据。数据显示其全球境外直接投资流量在2017年下降超过三分之一 – 这是自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境外投资的限制,以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同时缓解由于快速增长的海外投资而引发的中国金融系统潜在风险。

 

除中国自身对境外投资的管控更加严格,许多东道国逐步加强的监管审查也压制了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活动。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尤为严格,至少有7宗大型交易受到影响。

 

尽管已完成的交易数量增长6%至350宗,但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交易是在2016年宣布的。

 

受2016年底中国资本管控的影响,2017年所有行业与各类投资者宣布的交易平均规模出现大幅下滑。其中,中国在北美的单笔平均交易规模从2016年的6.26亿美元下滑至去年的2.82亿美元。而中国在欧洲的单笔平均交易规模从2016年的3.46亿美元下降至1.62亿美元(先正达交易除外)。

 

“2016年第三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期间,中国投资者参与的交易势头大幅放缓。与此同时,市场也在等待相关政策的明确,”贝克·麦坚时全球并购业务部主管Mike DeFranco表示。“随着中国投资者已经清楚国内外监管规则的变化,投资活动正在逐步回升。虽然投资者面对诸多挑战,但2017年仍然是中国对北美投资自有记录以来位居第二的一年。单从数值上来讲,2017年也是中国对欧洲投资创最高纪录的一年。”

 

“自从中国明确了对境外投资的监管规定,投资活动,尤其是在欧洲的活动,已经趋于稳定,”贝克·麦坚时欧洲、中东及非洲-中国业务部负责人Thomas Gilles表示。“然而,尽管中国投资者的投资兴趣依然浓厚,一些政治与监管方面的问题意味着交易必须经过缜密的计划与评估。德国已就外国投资出台新规,同时,欧盟正在筹划新的监管措施。与近几年的情况相比,这一监管趋势很可能会抑制2018年的投资活动。”

 

2017年中国投资者在北美与欧洲取消或撤回了19项已宣布的交易,总价值超过120亿美元,在投资活动整体下降的趋势下,较2016年被取消的30项交易有所减少。中国政府对境外投资更加强硬的监管态度从最初就导致了申请交易数量的减少。而像CFIUS这样的外国监管机构则更严重地影响了被撤销的交易数量。

 

2017年,价值120亿美元的交易在正式宣布后又被撤回或取消,据估算,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由于海外监管干预引起,其余则是受中国资本管控以及商业决策的影响。更加耗时以及更趋严格的监管审查主要影响的是金融服务、半导体及其他高科技领域的交易。目前,约有价值5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正处于美国与欧洲监管机构的审核中。

 

“CFIUS 比以往更加繁忙,”贝克·麦坚时华盛顿贸易与投资监管合伙人Rod Hunter表示。上周,他向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提交了关于这一议题的报告。“2007年,CFIUS处理了138宗交易;而在2017年,这一数字接近250宗。此外,交易也变得日益复杂并需要更长的审查时间 – 2007年,只有4%的案例进入调查阶段,而如今,这一比例为约50%。不过,尽管一些交易惨遭驳回,绝大部分的交易仍然获得了批准。鉴于其繁重的工作量,立法者确实应该重新审视CFIUS的工作,但应避免在技术控制方面赋予CFIUS更大的监管权限,因为这一角色更应由专门的机构来填补。”

 

在互惠与技术转让的争论中,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在2018年初持续加剧,已有一宗交易被叫停。

 

“没有人能在零和博弈中获胜。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只有开展合作才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贝克·麦坚时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大年表示。“2018年的道路也许并不平坦,但全球经济需要中国资金的配置。沉着与务实是维护贸易关系的关键。”

 

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OBOR)相关的领域是一大亮点。尽管这份报告中提到的大部分国家处于OBOR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之外,但中国对欧洲与北美的直接投资在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物流与基础设施领域均实现大幅增长,特别是在欧洲,这些领域的投资从2015年的不到10亿美元增长至去年的160亿美元,主要受中投公司对欧洲物流地产机构Logicor的收购提振。

 

欧洲

欧洲一些国家在整体下降的趋势中逆势而行,这表明中国投资者仍然热衷于投资价格合宜的战略资产。

 

中国化工对先正达巨额收购案的完成使得瑞士一跃成为本世纪中国投资流入最多的欧洲国家。这一收购交易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中国对外投资。中国对瑞士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829%。

 

2017年中国对英国投资208亿美元,比去年增加一倍多,这使得英国能够在除2017年以外的任意一年成为中国投资流入最多的欧洲国家,其中对Logicor的收购交易占中国对英国投资总额的很大一部分。英国脱欧选举后由于货币疲软而形成的具有吸引力的定价也对投资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在经历了异常平静的2016年之后,中国对荷兰的直接投资增长了8倍,达到39亿美元。中国对瑞典的投资也同样实现大幅增长,达14亿美元。

 

中国对主要经济体投资的最大降幅发生在德国(下降84%)、西班牙(下降79%)和法国(下降58%)。然而,在经历了极其活跃的2016年后,这种趋势实际将投资活动带回到更加正常的水平。投资活动在2017下半年出现回暖,特别是在德国和西班牙,有许多交易正在规划中。

 

北美

中国投资流入最多的地区为纽约州、弗吉尼亚州与加利福尼亚州。

 

中国对加拿大的投资持续处于较低水平(除安邦收购加拿大养老院运营机构Retirement Concepts价值约10亿美元的股份)。然而,随着若干较大型交易的宣布,2017年下半年中国在加拿大的投资势头已明显回升。

 

行业

大型交易主导2017年的行业格局,但政治现状的变化影响了下半年新交易的组成。中国在北美与欧洲的投资模式出现明显差别。

 

农业与食品、房地产与酒店服务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与基础设施以及信息与通信技术是中国在欧洲投资的主要领域。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投资者开始转变方向:被中国政府新规视为存在问题的行业(某些房地产资产与酒店资产,以及娱乐资产)投资活动出现下降,而其他行业的投资(信息与通信技术、交通运输、公用事业与基础设施以及消费品与服务)表现相对较好。

 

同时,房地产与酒店服务、交通运输、公用事业与基础设施、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医疗保健与生物技术是北美地区最吸引中国投资者的行业。与欧洲相似,被中国监管机构认为存在问题的行业与资产投资在2017年下半年出现下滑。然而,投资者对技术(ICT)与某些服务行业(医疗健康与生物技术)保持着较高的兴趣,甚至较2016年有所提升。

 

投资者

中国的监管压制已显著改变了投资者的格局,部分国有与高净值私人投资者受到鼓舞,而那些被公认有激进海外交易记录的私营企业则受到影响。

 

过去两年来,少数私营企业占据中国对外交易的大量份额。2017年6月,由中国政府选出的五位投资者占据了2015与2016年中国在欧洲与北美宣布的交易额的四分之一(630亿美元,占总额的23%)。这部分投资者需要大幅放慢他们的海外扩张步伐。

 

 

中国的国有投资者也面临海外投资方面更加严格的风险控制,但是一些主权以及合格的国有投资者似乎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政治环境,特别是那些能够推进产业政策或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的主权财富基金、保险企业与投资机构。

 

拥有良好的资产负债表且无激进海外扩张记录的私营企业仍能够在其核心业务领域获得对外交易的批准,特别是那些能够使他们实现技术现代化与提升竞争力的并购交易。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科大讯飞面临着一场要打开智能家居C端市场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