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数码 > 数码产品 > 详情

傻大黑粗:中国的科技实力还不如韩国?

发布时间:2020-05-29 发布时间:
|
俗称“芯片”的集成电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以及水利、电力等公共设施和军事设备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命脉。然而,我国大部分芯片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业内人士担心,外国垄断芯片不仅直接阻碍我国工业发展,而且芯片制造厂商有可能通过在芯片面板程序植入木马来窃取机密数据以及公共信息,威胁国家安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芯片成第一大进口商品信息产业发展缓慢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10%。全球77%的手机是中国制造,但其中不到3%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不仅每年进口需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是第一大进口商品。而且,受制于人的技术设备直接制约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芯片被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普遍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几大领域,几乎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但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不仅每年进口需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是第一大进口商品。而且,受制于人的技术设备直接制约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研究数据表明,芯片产业一美元的产值,可以带动信息产业10美元的产值和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 D P)。世界各国纷纷将芯片作为国家重点战略产业来抓,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领先,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取得飞速发展。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争夺中国芯片市场,或将使中国芯片面临“灭顶之灾”。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平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10%。全球77%的手机是中国制造,但其中不到3%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
  

“一个长期无‘芯’的国家,只能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的下层位置。”李平说,国内企业制造的芯片普遍是“傻大黑粗”,而且成本也无法降下来。正是由于芯片生产、设计能力的缺失,导致遍布国内的芯片设备普遍长着一颗“外国芯”。未来中国公司如果不建立自己的产业核心技术体系,失去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产业安全也将没有保障。
  

我国芯片产业一直发展缓慢,在芯片制造的每一个领域,无论是CPU、还是嵌入式DSP或者传感器、存储等等,几乎全都是一片空白。这意味着我国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家电、手机等在内的制造处于国外的控制之下,很难再打破业已形成的垄断,国内工业一旦用上“外国芯”将会形成长期依赖,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方面继续落后。
  

网友:看中国砖家、教授、院士等等平时一套一套的,原来真本事一点也没有啊!就是从国家骗取科研经费的本事!看看满大街跑的汽车,不是合资就是进口。上川藏线,进藏还得靠美国发动机或者日本车。芯片也是一样啊,看看手机和电脑。
  

中国连个内存都做不了啊,不要说处理器了!还什么超英赶美呢?可笑啊!逗比啊!做中国梦啊!
  

连韩国都比不了啊!
  

看看韩国,原来基础还不如中国呢。现在韩国的汽车、韩国的芯片都已经可以和欧美日本竞争了!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苹果将新上7款笔记本.这次将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