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数码 > 数码产品 > 详情

可穿戴设备下一步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20-05-29 发布时间:
|
据估计,到2016年全球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拥有智能手机。消费者对更小、更省电的联网设备的需求有增无减。某种程度上,这些设备正在引发一场革命,如同几百前年当显微镜和望远镜问世后给人类理解力带来的剧变一样。它们突破了我们天生感官的限制,为我们探索世界和自身提供了新的途径,而这一探索毫无减退的迹象。

 

如同显微镜和望远镜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和增进了我们的理解力一样,可穿戴设备的加速发展正在延伸我们智能手机的感知能力,进而向我们提供有关世界以及人体的空前详细的信息。据市场分析公司IHS估计,2019年可穿戴设备的产量将达到2.3亿单元,这会产生有关我们的周遭事物、我们的习惯和我们的健康的大量信息,我们可通过这些信息获得以前绝不可能获得的、具有惊人力量的洞见。这不仅会创造所谓的‘数字自我’,还会创造一个呈现于我们指尖的全新信息维度。

 

第一代可穿戴设备只有寥寥几个传感器(加速计和心率监视器,主要瞄准健身市场),但传感器技术的日益小型化和复杂化将会给下一代设备带来多得多的输入:用于空气湿度和压力监测的传感器,用于血氧和血糖水平监测的光谱仪,用于矿物质和水分水平监测的pH传感器,以及麦克风——其输入可用于将我们置于特定的背景环境之中,如飞机上、交通工具上或睡眠中。然后,再结合GPS和其他位置感知输入,我们甚至能够得出更高层面的信息,如压力水平、在特定路线上燃烧的卡路里数和其他健康指征——完全无需在任何地方手动输入任何信息或提出任何明确问题。

 

通过选择与我们的医疗服务提供商及其分析机器分享该信息(当然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会更加有信心将自己的健康控制于自己手中。所谓的“零阶段医学”将允许我们立即改变自身行为,摆脱不良习惯,帮助捕捉任何令人担忧的早期症状,防止症状蔓延,从而极大地增加这种及时治疗的成功率。受益于这种技术的不仅是我们的个人健康和生活方式,整个全球人群也能从中获得好处,无论他们是否是可穿戴设备拥有者。

 

2009年,谷歌公司的分析师意识到,流感病毒在美国的传播(传统上是由疾病控制中心和来自医疗诊所的报告进行跟踪)与人们为了进行自我诊断而在其搜索引擎中键入的一系列经典症状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这样,他们就能观察该‘趋势’在美国的演变过程,现在这已被视为疾病传播的最具时效性和高效的指标。可穿戴设备恰能提供这种全球性的多联(multi-connected)情景,但范围要广泛得多。人们不需要键入症状,相反,他们能够以匿名或其他方式与他人分享有关其世界的丰富数据,例如交通速度、人群密度、温度变化以及污染和湿度,从而使所有人受益;了解全球数百万人的日常习惯有助于我们洞察自身的行为方式,以及这些数据中可能隐藏的秘密,从而为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健康、交通运输和其他社会问题找到解决方法。通过为我们的大量机器配备越来越好的传感器,我们就能询问它们越来越大的问题。

 

可穿戴设备还有转变我们周遭世界的力量,它们可以代表我们与越来越常见的其他‘智能’设备互动。当然,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例如,你很可能只记得两三个电话号码。因为电话现在能够将那些难记的数字串隐藏在熟人的姓名(甚至是可点击的头像)之后——原始信息已被‘转包’给机器,所以你无需再亲自与其互动。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描述所有技术——当一种技术已使你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时,它就“成熟”了。

 

你再也无需随身携带成串钥匙、ID卡、登机证和其他本质上是用于确认你的身份的信息中继物,采用银行加密安全协议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替你做这些事情,以及许许多多的其他事情。目前还需要我们直接介入的操作将会实现自动化,由我们的可穿戴设备充当中介。现在你已经能够要求手机数字助理在你离开办公室时提醒你买一些牛奶,但可穿戴设备将会使事情更进一步,并使你完全无需提出任何具体问题。它们将知道“为你守候”,并自动帮助你控制你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及周遭世界。正如技术梦想家Arthur C. Clarke说的:“任何够先进的技术看上去都与魔术无异。”我们眼下正在步入这个连成一体的神奇和扩大的自我世界。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智能手表这一池水已被巨头搅动.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