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通信 > 通信技术 > 详情

嫦娥四号完成第22月昼工作 最新科学成果揭示月球内部物质结构

发布时间:2021-09-15 发布时间:
|

上次,我们报道了我国的探月工程四期计划嫦娥七号任务将实现在月球南极着陆,其中嫦娥七号的中继卫星便是采用嫦娥四号登月计划中的鹊桥号中继卫星。嫦娥四号是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不过,在经历了一年半多的探月后,她要进入月夜休眠了。5T8ednc

 5T8ednc

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已经度过630个地球日,行驶了一里多的路程(547.17米),别看这就是一里多的路程,对于人类探月来说已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了。5T8ednc

5T8ednc

基于第21月昼全景相机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数据情况,“玉兔二号”月球车在第22月昼期间主要以行驶为主,先后在距离着陆点西北方向约1.3km的撞击坑和反射率较高的区域进行了探测。5T8ednc

科研人员利用全景相机环拍探测、红外成像光谱仪定标探测、测月雷达行驶过程中同步探测等数据,取得多项科学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上。5T8ednc

5T8ednc

图 1 测月雷达低频通道的探测剖面及解译结果5T8ednc

5T8ednc

图 2 测月雷达高频通道的探测剖面及解译结果5T8ednc

科学团队对雷达探测数据开展了深入研究,获得了着陆区月壤和浅层结构的重要发现。“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的测月雷达所获取的浅层结构剖面表明“玉兔二号”所探测的月面物质来自芬森撞击坑,而不是来自冯·卡门撞击坑自身的充填玄武岩;同时,该雷达剖面还揭示了着陆区经历多期次的撞击溅射堆积和多期次玄武岩浆喷发充填。这些新发现对于认识月球南极-艾肯盆地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月球内部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后续探测与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

5T8ednc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使用无线收发模块的3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