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联网技术 > 物联网 > 详情

静脉支付开启“后指纹”时代

发布时间:2021-09-24 发布时间:
|

“展开你的手掌。”

“扫描……”

“拿开你的手掌。”

这就是用PulseWallet支付的全过程:扫描用户的静脉,然后自动读取信用卡信息,完成支付。用户就是自己的钱包。

PulseWallet是一台内置了生物特征的信用卡终端,它可以通过内置的红外照相机拍摄用户静脉,然后与用户的信用卡进行绑定。完成配对后,用户便可以直接使用手掌扫描完成支付。商家可以将POS机或收银机与PulseWallet捆绑。人与信用卡的绑定非常简单,首先在PulseWallet刷卡,然后伸出手掌扫描静脉,输入手机号码,点击finish便完成绑定。

The Verge在试用了这款机器后表示,PulseWallet虽然不像硅谷支付公司Coin或Square拥有完美设计,但它真的好用,“它具有非入侵性,能够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识别用户身份。在Touch ID的时代,PulseWallet的方式非常新鲜。”

PulseWallet的CTO Matt Saricicek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Google Wallet的移动支付的产品后的失望。“为什么我们必须提供一些东西来证实自己的身份?而这个东西不是自己。”

经过对市场上的支付产品的失望,Saricicek和同学Aimann Rasheed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手指完成支付呢?

几个月后的CES 2012上,两人首次将基于日立静脉ID技术的支付系统搬上展会,然而鲜有人问津,脉搏ID的精度并不如两人期望的精准。

随后两人找到了富士通,这家公司的PalmSecure技术基于相似原理但是不是扫描手指,而是整个手掌。由PalmSecure生成的红外图像可以转换为生物特征模板,并存储在云端。因此,即便在不同的PalmSecure终端上,系统都可以完美地匹配用户的数据。Saricicek表示,大部分人的静脉特征基本保持不便,因此不必担心重新录入的问题。目前,这项技术的精准度已达99.99992%。

尽管PalmSecure技术早在2005就已问世,但除了富士通的几款笔记本,这一技术并没有在大众市场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支付或许不是PulseWallet的终点,公司希望未来人们可以不必使用房卡开启酒店房门,而是简单地伸出手掌。

事实上,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PulseWallet流行的前提无非有两个:一个是广泛的支付终端,一个是拥有海量静脉ID的云端数据库,以便随时匹配身份。现在的问题在于,在“棱镜”已经激发了民众对用户隐私的高度重视的情况下,人们是否愿意将自己的静脉ID信息存储在云端?

Saricicek解释说,PulseWallet的静脉数据都是存储在亚马逊服务器的,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非常安全的。Saricicek声称,即便黑客能够得到这些用户数据,也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人拥有静脉数据库。”

Saricicek坚信“生物特征就是未来”。现在我们可以使用指纹解锁手机,我们开始变得懒惰了,我们呼唤便利。”

PulseWallet足够便利,但这并不决定着它成功与否,PulseWallet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认证平台,并说服不计其数的零售商真正采用他们的技术?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人工智能结合边缘计算能使云端数据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