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2C总线简介
二。 I2C总线的初步认识
三。I2C总线时序
I2C通信分为起始信号Start,数据传输部分(可以是多个字节),停止信号Stop
I2C总线数据传输一次为9位,8个数据位和一位应答位ACK。数据从高位到低位传输。
起始信号:SCL 为高电平期间,SDA 由高电平向低电平变化产生一个下降沿,表示起始信号。
数据传输:I2C 通信是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要求当 SCL 在低电平的时候,SDA 允许变化,也就是说,发送方必须先保持 SCL 是低电平,才可以 改变数据线 SDA。8 位数据位后边跟着的是一位应答位。
停止信号:SCL 为高电平期间,SDA 由低电平向高电平变化产生一个上升沿,表示结束信号。
四。I2C总线的寻址模式
7位地址+1位读写
0为写,1为读。
以24C02为例,24C02的地址为:
可以看到A2,A1,A0可以编程,因此一条I2C总线上可以挂8个24C02。
接收方收到7位地址+1位读写位后会回应一个应答位ACK,这个ACK是一个低电平。
五。程序详解
void Start_I2C() //启动信号程序
{
SDA=1; //发送起始条件的数据信号
delayus(1);
SCL=1;
delayus(5); //起始条件建立时间大于4.7us,延时
SDA=0; //发送起始信号
delayus(5); // 起始条件锁定时间大于4μs
SCL=0; //钳住I2C总线,准备发送或接收数据
delayus(2);
}
void Stop_I2C() //停止信号程序
{
SDA=0; //发送结束条件的数据信号
delayus(1); //发送结束条件的时钟信号
SCL=1; //结束条件建立时间大于4us
delayus(5);
SDA=1; //发送I2C总线结束信号
delayus(4);
}
void SendByte(uchar c) //发送一个字节的数据
{
uchar BitCnt;
for(BitCnt=0;BitCnt<8;BitCnt++) //要传送的数据长度为8位
{
if((c<
SDA=1; //判断发送位
else
SDA=0;
delayus(1);
SCL=1; //置时钟线为高,通知被控器开始接收数据位
delayus(5); //保证时钟高电平周期大于4μs
SCL=0;
}
delayus(2);
SDA=1; //8位发送完后释放数据线,准备接收应答位
delayus(2);
SCL=1;
delayus(3);
if(SDA==1)
ack=0;
else
ack=1; //判断是否接收到应答信号
SCL=0;
delayus(2);
}
uchar RcvByte() //读一个字节的数据
{
uchar retc;
uchar BitCnt;
retc=0;
SDA=1; //置数据线为输入方式
for(BitCnt=0;BitCnt<8;BitCnt++)
{
delayus(1);
SCL=0; //置时钟线为低,准备接收数据位
delayus(5); //时钟低电平周期大于4.7μs
SCL=1; //置时钟线为高使数据线上数据有效
delayus(3);
retc=retc<<1;
if(SDA==1)
retc=retc+1; //读数据位,接收的数据位放入retc中
delayus(2);
}
SCL=0;
delayus(2);
return(retc);
}
六。EEPROM学习
七。EEPROM写数据流程
八。EEPROM读数据流程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