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源 > 电源应用 > 详情

中国薄膜太阳能领军人物沙晓林:从传统到前卫

发布时间:2021-01-07 发布时间:
|

  他身形瘦削,容貌清癯,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经常背着手在办公室踱来踱去,乍一看似乎更像一位大学老师,很难和一个管理着数千员工、年营收上亿的大老板联系到一起。 

  他自称与共和国“同龄”,曾经当过副乡长,却又抛下公务员这只“金饭碗”不端,要做自食其力的商人,结果一不留神竟把劳保手套这个“狭小行业”做到全世界第一。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长相“传统”、举止“传统”、长期从事“传统”行业的“手套大王”,却在两年前一反“传统”,火线杀入最“前卫”的光伏太阳能领域。短短两年时间,他凭借超过100兆瓦的产能规模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薄膜电池生产商。

  他是沙晓林,南通强生集团的董事长。在他旗下,有两家似乎“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公司——强生轻工有限公司和强生光电有限公司。但沙晓林硬是把这两家一新一旧、截然相异的企业都做到国内同行业老大。

  如今,他又有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把光伏发电成本降到与火电持平。要知道,大多数光伏业人士当前想得最多的仍是如何把光伏发电成本降到与风电同价。但沙晓林通过严格的成本测算,提出要在两年半时间内,将薄膜电池组件生产成本降为每瓦0.5美元,这一成本将使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达到惊人的每度电0.65元人民币,与火电价格已十分接近。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光伏上网电价未来如能实现每度电1元人民币,市场就能启动。与此相比,沙晓林的设想无疑更为超前且大胆。而一旦真正实现0.65元人民币的上网电价,中国也将一步跨入期待已久的太阳能时代。

  这个“疯狂设想”会兑现吗?

  副乡长“下海”记

  1987年,“下海”在国内还是个很时髦的名词,但公务员“下海”的毕竟凤毛麟角。当时的沙晓林还担任江苏省如东县饮泉乡的副乡长。在他的牵头下,饮泉乡组建了两家中外合资企业,做的就是医疗手套业务。这样的合资企业在当时还是“新鲜事物”,而沙晓林在两家企业中都兼任董事长。

  也是在这一年,沙晓林赴德国考察。那次经历对他触动很大,为他此后投身企业埋下伏笔。而在他离开德国的一个月后,柏林墙倒塌,两德合并,一个新时代宣告来临……

  1990年,由于家庭原因,沙晓林调任上海华能旗下的一家轻工公司。由于中央要求华能集团剥离无关副业,这家轻工公司也在被清理之列,改制已是如箭在弦。1993年,沙晓林和一个香港朋友联合出资195万元买下了这家轻工公司的股份。他也由此成为沪上买下国营单位股份的第一人。

  沙晓林随即给新公司起了个名字——“强生”,意为“强大的生命力”。果然,这家公司在改制后就迸发出异乎寻常的生命动力。在改制前,轻工公司年利润仅一二十万元;改制完成后第一年,上海强生轻工制品厂当年就盈利150万元。

  由于上海的劳动成本高,沙晓林很快杀了个“回马枪”。1996年,他回到家乡,掀起了一股“蛇吞象”的巨浪,强生轻工的业务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2008年达到1.03亿美元。强生也一举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劳保手套生产企业。

  当时,国内做劳保用品的企业不胜枚举,但沙晓林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把这样一个“狭小行业”做到行业龙头。在总结成功经验时,他表示,首先要归结于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提高产品档次来占据高地。“以手套来说,普通的纱手套可能1打也只能卖1美元不到;而我们开发的高端手套一双就可以卖到3美元。”沙晓林说,这种结构调整在今年金融危机背景下更显现出巨大价值:“今年1-3月份,尽管我们的外贸订单明显减少了,但利润和往年相比并没有下来多少。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安森美半导体以约值9.1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AMIS Hol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