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示-光电 > 显示技术 > 详情

中国芯照亮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0-05-23 发布时间:
|
     国内首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使用第三代半导体照明芯片技术生产出来的LED灯,6月25日在陕西新光源公司正式点亮,这不仅意味着该技术在中国开始全面产业化,在不久的将来还能使国内LED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缩小至少10年以上。

  这家由西安交大携“千人计划”学者,协同政府、企业共同推动的高科技公司,成立刚刚一年半,就已成为当地政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伯乐相马,诚意引进国际顶尖人才

  第三代半导体照明芯片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前沿水平,国家“千人计划”学者、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新光源公司总经理云峰,正是其核心技术“激光剥离结构和制造方法”在美国获得专利时的唯一发明人。2010年,西安交大向时任Luminus Device公司首席器件研发工程师的云峰伸出橄榄枝。

  “西安交大在引进"千人"时要求非常高,要么是基础研究水平走在国际前沿,要么是工程技术研发能力处于行业尖端,且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西安交大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任王荷凤告诉记者。

  引进过程中,西安交大欣喜地发现,云峰专业背景深厚,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高端技术研发都游刃有余。从复旦大学本科、中科院光机所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到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助理教授,一路走来,云峰在先进纳米电子器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光电器件等方面的前沿基础应用研究取得了若干项国际瞩目的突破,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学术地位。2005年,云峰受聘于美国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创办的Luminus Device公司,主持高端LED设计和创新,并负责公司技术战略制定和实施。他领导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解决了垂直结构LED的技术和产业化瓶颈,开创了第三代半导体照明芯片技术的新时代。毫无疑问,他是一位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经营管理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西安交大主管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副校长徐宗本表示,引进云峰,一方面出于学校光电子学科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重他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及在产业化方面的丰富经验,能够填补我国的技术空白并助推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他告诉云峰,只要“能干事、干成事、干实事”,学校将毫不犹豫地在搭建事业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一路绿灯”。

  一边是西安交大求才若渴、诚意真心,一边是自己希望回国干一番事业,中间加上导师侯洵院士的牵线搭桥,2010年8月,云峰辞去美国职务,放弃公司股权和高管待遇,全职加盟西安交大;当年底获批“千人计划”学者。

  慧眼识珠,全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事业平台搭建并非易事,但“果毅力行”是西安交大人一贯的风格。期间,无论是“985”资金投入、跨学科团队组建、研究生招募,还是实验室建设和设备采购,学校特事特办,全力支持。2011年5月,西安交大固态照明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云峰担任中心主任,学科平台和研究团队迅速到位,很快发展成为国内具有领先水平,极具专业特色的研究中心。

  学校深知,云峰所掌握的技术,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价值。在搭建研发平台和组建团队的同时,西安交大思考着:如何能够以学校在光电子学科领域雄厚的科研实力尽快促成第三代半导体照明芯片技术转化,让科技成果产生最大社会效益?

  2011年4月,学校致函陕西省委人才办,建议政府支持推进第三代半导体照明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第三代技术好在哪儿?据介绍,半导体照明用电量是传统白炽灯的1/10,寿命却是它的100倍。假如我国1/3的照明替换成LED半导体照明,每年可以节约一个三峡工程的发电量。而云峰所掌握的衬底剥离工艺完全解决了芯片、封装组件和光源散热不良的问题,使制作高电流密度、超大功率、大尺寸的LED芯片成为现实,实现单位面积芯片发光数倍乃至十数倍的提升,从而大大减低其生产和使用成本,提高器件的可靠性。该技术被认为是照明领域的革命性换代技术,国际上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行业巨头能够实现它的产业化。

  为此,西安交大认为,一旦在陕西省形成该技术的重要研发基地和生产制造的龙头企业,不仅能够提升陕西半导体照明和核心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战略地位,而且对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也有积极典范作用。

  这引起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短短几天,报告得到了包括赵正永同志在内的陕西省领导的重要批示。2011年5月中旬,时任副省长的吴登昌同志主持专题会议,决定由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组织进行产业化调研,如可行则立即实施。在西安交大和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11月,双方签署“垂直结构LED外延芯片技术产业化”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一个月后,云峰以技术入股、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投入资金,陕西新光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实际项目投资1.3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将第三代半导体照明芯片技术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

  在高校、政府、企业、学者的共同推动下,第三代半导体照明芯片技术在陕产业化之路从构想变成现实。

  协同创新,中国芯照亮中国梦

  其实,西安交大在产业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由来已久:联合组建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需求,打造产学研用“一条龙”式链条和平台;与陕鼓集团、陕汽集团等企业共建产学研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在江苏、浙江等地建立校外研究院,加强区域产学研合作;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研究领域,牵头发起成立多个协同创新中心。这些成功的尝试使得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协同创新及产学研合作经验。

  一直倾力助推此事的西安交大党委书记王建华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应打破高校和企业间壁垒,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加入助力,实现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互补,协作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他同时提出,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呼唤更多技术经理人的出现。他认为,产业化过程中缺乏“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拥有广泛资源,掌握产业化和市场规律”的专门人才,他们正是整合各种有效资源的粘合剂。

  如今的新光源公司试生产阶段已经全面铺开,目前已生产出第三代半导体照明外延片30余批次,芯片20余批次。云峰估计,到今年年底公司可实现全线量产,达到年产13万片外延片、1.8亿只超高功率垂直结构LED芯片的产能。王建华表示,西安交大是云峰强大的后盾,将全力以赴支持他做好教学、科研和产业化工作,保持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领先地位,在半导体照明领域打造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

  而在西安交大固态照明工程研究中心,飞秒激光微纳制造、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物理、柔性显示材料与器件等方向交叉融合,照明级LED芯片核心工艺设备、深紫外LED外延生长及应用技术等更具探索性和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正在同步进行。

  “我在祖国接受教育,完成教育历程,但并没有为国家工作过一天。现在给我一个平台,我将把后半生都奉献在这里。”对云峰来说,是“中国芯”照亮了他的“中国梦”将新光源做成可持续发展的行业龙头企业,改善整个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打破半导体照明产业欧美日、台韩、中国大陆的三阶格局,提升中国在半导体照明行业的国际地位。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白光LED的驱动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