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器仪表 > 测量仪器 > 详情

美国洞察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带了哪些仪器

发布时间:2020-05-18 发布时间:
|

2018年11月27日,美国宇航局(NASA)“洞察”号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成功。洞察号在成功登陆火星后,其携带的各种仪器将帮助人类探究火星的内部构造。

迄今为止,人类向火星发射的大大小小的探测器加起来超过40多颗,火星可以说是太阳系内除了地球之外,人类最了解的星球,当然还远远不够。之前所有的探测器都是对火星的地表、大气和磁场进行研究。例如,著名的“好奇”号火星车主要对火星的表面地质情况和物质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而“洞察”号是首颗探测火星内部的探测器,目的是了解火星内部结构的全貌。

在着陆之前,“洞察”号已经在太空飞行了半年多,行程超过4.84亿公里。与以往的探测器选址的思路是不同的,只需考虑有利于探测器工作的区域即可。2017年3月,来自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宣布,“洞察”号最终选定的降落地点位于火星西埃律西昂平原。

作为首个研究火星内部的火星探测器,“洞察”号还装载了一些科考仪器,这些仪器用来测量火星的生命体征,比如它的脉冲、温度、反射、火星地震学等。

在着陆之后,“洞察”号将利用高灵敏度地震仪给火星“把脉”,通过监测火星地面精确到原子级别的震动,帮助科学家勾勒出火星内部结构的演化历程。

“洞察”号还将通过一个能打入火星内部5米深的热流探头,向火星内部探入一个温度计,来探测火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了解热量在火星内部的流动方式,以及热量对火星地质结构的影响。

此外,“洞察”号还携带了“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仪”可以通过火星与地球间的无线电传输,来评估火星绕轴旋转产生的扰动,用以提供火星内核大小的线索。

通过这些仪器的使用可以研究火星的内部结构,填补火星物理空白,更好地了解岩石行星是如何诞生。

不过,目前科学家还在对洞察号周围的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以决定在哪里布置测量设备,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在此之后,科学家好需要一段时间对洞察号的仪器进行检测和校准。之后,才能正式开始人类对火星内部的首次勘察。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高速数字I/O卡的多种传输方式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