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网 8 月 7 日讯,8 月 6 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其中有关开展时速 600 公里级高速磁悬浮列车研制和试验的内容引发关注。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

 

 

目前,高铁最高运营时速为 350 公里,飞机巡航时速为 800-900 公里。因此,时速 600 公里的高速磁悬浮恰好可以填补高铁和航空之间的这段速度空白。

 

高速磁悬浮课题负责人、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实际旅行时间计算,在 1500 公里运程范围内,高速磁浮是最快的交通方式。以北京至上海为例,加上旅途准备时间,乘飞机需要约 4.5 小时,高铁需要约 5.5 小时,而高速磁悬浮仅需 3.5 小时左右。

 

据报道,时速 600 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 6 月在磁悬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按照计划,时速 600 公里高速磁悬浮工程样车预计在 2020 年底下线,将形成高速磁悬浮全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此外,《指导意见》要求,到 2035 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前瞻性技术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