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各有什么作用?
答:继电保护装置是指反应电力系统电气元件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自动装置,是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成套硬件设备,任何电力元件不得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是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用于快速恢复电力系统的完整性,防止发生和中止已开始发生的足以引起系统大面积停电的重大系统事故,如失去系统稳定、电压崩溃或频率崩溃等。
2、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四性”要求: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其中,选择性是指故障时仅切除故障元件,尽量减少停电范围;快速性又称速动性,是指保护动作时间要尽可能短,能够快速切除故障;灵敏性是衡量保护动作灵敏程度的能力,通常用灵敏度(灵敏系数)来表示;可靠性是指保护范围内故障不拒动,保护范围外故障不误动,其中不误动的可靠性称为“安全性”(security),不拒动的可靠性称为“可信赖性”(reliability)。
3、 灵敏度过高或过低会产生什么问题?
答:灵敏度过高说明保护动作越灵敏,越能可靠反应要求动作的故障或异常状态,但是在不该动作的时候容易产生误动,与选择性矛盾。灵敏度过低或不满足要求,则在最不利于保护动作的运行方式下,保护会拒动。
4、 继电器一般怎样分类?
答:继电器按其在继电保护中的作用,可分为测量继电器和辅助继电器。其中,测量继电器能直接反应被保护元件的电气量变化,按所反应电气量的不同,又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辅助继电器用于辅助实现保护功能,按其作用的不同,分为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以及信号继电器等。
5、 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
答:主保护是指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性地切除被保护故障设备的保护;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又可分为近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的另外一套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这种后备作用是在主保护安装处本地实现;远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的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是在远处实现。
6、 三段式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答:三段式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Ⅰ、Ⅱ段作本线路的主保护,其中Ⅰ段只能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一般用最小保护范围来衡量其灵敏性;Ⅱ段保护余下的部分,其保护范围必然要伸到下一级线路;Ⅲ段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和下一级线路的远后备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定值有这样的特点:Ⅰ段定值>Ⅱ段定值>Ⅲ段定值。
7、 什么是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
答:对每一套保护装置而言,流过保护装置短路电流最大的系统运行方式称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计算保护定值时,一般按最大运行方式。而短路电流最小的方式称为最小运行方式,校验灵敏度时,一般按系统最小运行方式。
8、 电流速断保护为什么不能保护本线路全长?
答:由于下一级线路出口处短路时的流过保护装置的故障电流与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电流数值较接近,为保证选择性,电流速断保护要按躲下级线路出口处短路整定,因此不能保护本线全长。否则,下一级线路出口处短路时保护可能误动。
9、 为保证电网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保护之间逐级配合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上、下级(包括同级和上一级以及下一级电网)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遵循逐级配合原则,满足选择性的要求,即当下一级元件故障时,故障元件的保护整定值必须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均与上一级元件的保护定值配合,以保证故障时保护动作具有选择性。
10、 系统最长振荡周期一般按多少考虑?
答:除了预定解列点外,不允许保护装置在系统振荡时误动跳闸。若无本电网的具体数据,除大区系统的弱联系联络线外,系统最长振荡周期可按1.5s考虑。
11、 ![endif]>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以什么运行方式作为依据?
答: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应以常见方式为依据。所谓常见方式是指正常运行方式和被保护设备相邻近的一回线或一个元件检修的正常检修方式。对于特殊运行方式,可按运行规程或依据实际情况处理。
12、 方向性电流保护为什么有死区?死区由何决定?
答:当靠近保护安装处附近三相短路时,母线电压接近0,方向元件不动作,方向电流保护拒动,出现电压死区。死区大小由方向元件的最小动作电压以及被侧系统阻抗决定。
13、 什么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它与相邻的下一级线路电流保护如何配合?
答:以一定时限快速切除全线范围内短路故障的电流保护称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它与下一级线路电流速断保护在定值上和时限上均要配合,若灵敏度不满足要求,则要与下一级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