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控制 > 工业自动化 > 详情

鸿海连接器公司鸿滕香港上市,郭台铭打的什么主意?

发布时间:2020-06-01 发布时间:
|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投资美国的新闻正夯,今年3月郭台铭到美国白宫与总统川普会面的护驾五虎将之一、之前接班人呼声不小的鸿海集团副总裁卢松青,即将成为一家香港新掛牌科技公司董事长。而这家公司的前身,竟是过去郭台铭赖以致富的鸿海连接器部门。


鸿海旗下的小金鸡「鸿腾精密」,该公司以鸿腾6088精密科技的股票名称13日在港掛牌上市,这也是鸿海旗下第四家公司在香港掛牌。

根据鸿腾招股书,鸿海集团副总裁卢松青个人持有9572万股,佔总流通股数1.45%。

 


鸿海集团副总裁卢松青,也是鸿腾董事


鸿腾首日以3.15元坐收,涨幅9.8%,让鸿腾市值冲上209亿港元。卢松青的持股价值也高达11.7亿台币。

日前,日经亚洲评论指出,鸿腾积极锁定车用(automotive)、工业(industrial)和医疗(medical)三大领域。

在掛牌上市后,鸿腾主要筹资款项将用于投入通讯基础设施终端投资,布局透过光讯号传输海量资料的「光收发模块」及「主动式光纤」。
 
未来,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将透过超级电脑(HPC)运算。鸿腾的结技术方案,可贯通神经网络、搭配超级电脑,可进一步加快处理资讯的能力。这也是母公司鸿海集团网智能化工业物联网、机器人领域布局的其中一颗重要的棋。
 
此外,这次筹资的金额,还规划选择收购对公司业务互补作用与策略发展一致的相关标的。其余资金也将用在行动和无线设备终端市场的新产品开发。

老将领衔,连接器事业迎新生
鸿海在从鸿海分拆独立出来前,是鸿海起家的部门——连接产品事业群(Th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Business Group)。掌理连接器事业群以及鸿腾的董事长是鸿海集团副总裁卢松青,也是今年3月与郭铭到美国与川普会面的护驾五虎将之一。

早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读书,并在全球连接器大厂泰科(Tyco)工作的卢松青,由郭台铭面试进入鸿海工作。卢松青还有一个创业家父亲,也就是老牌电子厂碧悠电子创办人兼大股东卢智超。

卢松青最著名的战功,就是拿下半导体大厂英特尔的大单。在2002年,全球最大半导体公司英特尔準备推出次世代高速处理器,其中零组件之一的连接器由Tyco和鸿海两家供应,鸿海比同业準时出货,帮英特尔以奈米为单位制成的产品一举扩大市佔率,鸿海也奠定高科技产品上的战略位置和技术方向,和当时卢松青提供的奈米技术功不可没。

问题是,为什么鸿海要将鸿腾独立出去?身为一家连接器起家的公司,如何能跨足新兴领域如工业物联网?
 
一名了解鸿海的苹果供应链公司总经理分析,连接器虽是鸿海起家的大产品线,也是郭台铭的第一桶金。而且连接器事业群在做机壳的鸿準出现前,也一直是鸿海中毛利率最高的产品线。

鸿海虽不会把这个对鸿海迈向世界科技大厂,有历史意义的产品线放掉,但很明显连接器事业在鸿海集团内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

昔日金鸡母,今日要拚活路
「现在只有几百亿营收,在鸿海内部比重很小,营收上不去了,」这名总经理坦言单纯做连接器成长性已经非常有限。鸿海事业扩张到目前1年4兆台币,连接器事业部一年不过800亿规模。

放眼欧美老牌连接器大厂如泰科,都已经不想做IT连接器,因为对于IT连接器的要求就是价格低,纷纷跨入国防、航太、运输垂直领域的应用。但这些垂直领域的要求和消费性电子不同,不易跨入也不易被取代。

另外,后头的追兵已经很迫近。在中国有一干连接器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起来抢单破坏价格,像鸿海前陆籍员工创立的的立讯,就是很强的追兵。
 
「既然在集团内的成长有限,独立出去反而能海阔天空,先守住连接器本业,再发展未来的领域,」这名总经理观察。譬如,机器人拆开也有很多连接器,车用电子等也有相关需求,因此连接器的应用很广。只是单靠连接器成长不大,未来的成长仍需要其他题材。
 
不过,虽然有郭台铭与鸿海母集团的金字招牌,但这只「小金鸡」独立之路其实没有想像中的平顺。

这是鸿腾第二度进攻港股。鸿腾原本计划去年掛牌,当时传闻其集资额为6亿至15亿美元,约46.8亿至117亿港币,但外界传闻最后没掛成是因公司与投资者就上市价格谈不拢,不满投资者出价过低而押后上市。鸿腾执行董事卢伯卿,也是卢松青的双胞胎兄弟,在招股记者会上曾解释,暂缓上市是由于当时正值美国总统大选,市况较波动才会有这样的决定。

但这一次集资最多25亿港元,明显较传闻大幅缩水,卢伯卿曾对媒体回应过,公司没有公布过集资额,皆为外界猜测。

部门独立营运,助母公司成长
那么鸿腾独立出来掛牌的原因是什么?
 
一名前鸿海体系的主管表示,郭台铭10多年前就曾说过,鸿海就是要走「邦联制」。「各自独立出去变成自己营运,母公司就是控股制的概念,」他分析。事实上。郭台铭自己在2、3年前就曾说过,会逐步将旗下有获利能力的事业独立出去营运,鸿腾并非特例。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么做并不意外。

「鸿海事业体要成长,把这些小金鸡出来才能撑起母舰的股价和集团市值,这是资本市场操作的逻辑,另一方面鸿腾独立上市,可以approach(接近)鸿海之外其他客户和业务,否则以前只能做鸿海连接器业务」CINNO产业咨询部副总经理杨文得观察。

不过,核心能力是连接器制造的鸿腾,要如何跨入它对外宣称的工业物联网相关的领域?

并购光电科技,布局物联网
鸿腾曾并购安华高(Avago)光通讯模块事业部,外界认为对于布局光讯后,传出海量资料的光收发模块及主动式光纤有帮助。

一名苹果供应的主管观察,通讯科技进入4G、5G,传输的速率要求快,譬如资料中心(data center)已经到光传输,电到光或者光到电的转换,正是作光电转换模块的安华高的专长。

「不过当时鸿腾买的只是模块组装,还是有很多技术需要补强,」这名主管观察,譬如并购等都是可能的形式来补原本技术能力的不足,「掛牌上市后有资金就可以展开并购」。

这其实并不是鸿海旗下小金鸡第一次到香港掛牌。鸿腾掛牌后,成为继富智康、云智汇科技、讯智海后第四家在香港掛牌的子公司。

然而后续表现仍待观察。首先香港是一个金融及地产股较受欢迎的资本市场,对电子类股没有太强烈的喜好,鸿海前三家掛牌的子公司,表现并不突出。

一名了解内情的人士指出,会到香港掛牌是逼不得已。一来因为台湾本益比太低,而中国的股市近期对台商及外商审核转严,「因为中国自己就有太多公司排队要掛牌,」这名人士指出。

但对鸿腾真正的考验是,原先母公司的的采购佔了鸿腾约七成,客户太集中,掛牌后这也成为外接观察鸿腾的指标,能不能有效降低对母公司的依赖,独立开拓出有效的新客户贡献营收获利。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电子式绝缘兆欧表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