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控制 > 工业自动化 > 详情

机器人政策红利,哪些公司最受益?

发布时间:2020-05-28 发布时间:
|

从2011年的2.2万台销量,到2013年的3.6万台,短短3年时间,我国从全球第四跃升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

在我国人口红利减弱、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机器人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我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战略发展的黄金期。


机器人春天时代来临

近一两年来,我国人力成本逐步抬升、劳动力结构性供给下降,以及新兴经济体间竞争加剧、欧美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等复杂局面,正倒逼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机器人市场应需而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6860台,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其中自主品牌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占全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比重达到1/4。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未来仍将快速增长,年增长达到25%以上,到2017年市场销量将达到10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超过40万台。

从应用类型来看,2013年,搬运机器人超过焊接机器人成为国内销量最多的工业机器人,其销量达到14475台;排在第二位的是焊接机器人,年销量为13028台;装配机器人和洁净机器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从市场销量的增长速度看,2013年国外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较上年增长近18.6%,国产机器人销量实际增长约3倍,综合看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比上年增长41%。

可以说,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IDC机构预测,未来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机器人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可以弥补我国人口红利下降带来的缺口,同时也孕育着中国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希望。

多家公司享高增长盛宴

今后,我国制造业仍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力结构短缺等诸多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大量工业机器人,这为机器人市场带来广阔的前景。

2013年年底,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层面的规划指导。该文件已明确加大对于我国本土工业机器人的培育和扶持力度,这将极大地推动国产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发展。最近,工信部表示拟进一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行业发展,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扶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基本满足国际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时下,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延伸,核心部件国产化进步显著,行业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同时,看好智能服务机器人进入家庭的潜力。拥有资金、技术优势的工业和服务机器人企业将持续成长,重点看好巨星科技、华中数控、上海机电、机器人、博实股份等个股。

不过,国信证券分析师朱海涛冷静地指出,为了增加市值与财政支持,许多上市公司纷纷进入机器人行业,但“80%是造概念”。这值得投资者加以区分注意,取精去芜。

产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不少严峻挑战。

首先是产业技术基础薄弱。国产关键零部件在可靠性、精度及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控制器、伺服电机和RV减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在单体以及核心零部件仍然落后于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国内市场高端机器人应用领域,几乎全被国外品牌机器人垄断。

其次是产业体系尚待完善。我国工业机器人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人才培养、市场培育、第三方评价体系、财税金融政策扶持等许多环节上明显滞后。

再次是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尚未形成,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难。在去年的新增装机中,国产自主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只有近9600台,只占该年新增装机量的26%左右,而且,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主体是单价较低的三、四轴机器人。

此外,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重复建设隐忧显现。目前我国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400家,分布在国家高新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30家。

还有,我国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程度还不高。虽然我国的机器人销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机器人密度(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机器人的数量)只有约25台,不仅不到日本332台的十分之一,与世界平均水平55台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为此专家认为,为提高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系统谋划,搞好顶层设计,抢占研发的制高点。其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扎实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再者,要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加快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还有,要以产业链形成为抓手,强化区域特色,培育产业集群。另外,应大力推进国产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

虽然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已从“跟跑者”成长为“并行者”,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正确的策略,重点突破,加快赶超,早日成为机器人产业的全球“领跑者”,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贡献力量。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机器人行业十大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