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控制 > 工业自动化 > 详情

TCL、华星领跑全球面板,已摆脱“缺芯少屏”局面

发布时间:2021-02-08 发布时间:
|

深圳最大工业投资项目——TCL 华星近日迎来成立 10 周年,TCL 华星从追赶到引领,在半导体显示行业当中,一路上演“深圳速度”“深圳质量”。

 

新闻主体: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星光电)是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坐落于深圳市光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华星光电成立以来,依靠自组团队、自主建设、自主创新经营持续向好,经营效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形成了在全球平板显示领域的竞争优势。

   

10 年前,面对中国彩电产业“缺芯少屏”的不利局面,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TCL 集团巨资自主建设 TCL 华星项目。10 年间,TCL 华星克服人才、资金、技术重重挑战,历经蜕变,已跻身全球面板业前五强。TCL 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TCL 华星打破境外面板多年的垄断局面,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面板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决定自主建设 TCL 华星项目,以当时 TCL 的体量,投资这个高投入、重技术、长周期的百亿级工业大项目,要冒极高的风险。”TCL 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不无感慨地说,当时的 TCL 华星还“只是一张张充满梦想的蓝图”。


肩负打破“缺芯少屏”格局的使命,TCL 华星仅用 10 年时间,从一片荒芜的荒坡菜地,到总投资达 1381 亿元的大型面板企业;从零生产线,到实现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五;从半自动化,到高达 95%的自动化生产线并在业内首创 AI 自动缺陷分类技术的智能制造企业 ......TCL 华星凭借液晶面板技术,奇迹般在深圳崛起,在业界绽放光彩。


在技术竞争激烈的面板行业,每一个质变的背后都是突破一道道技术难关量的积累。


10 年来,TCL 华星累计总投资接近 2000 亿元,形成大中小全尺寸的面板生产线布局,营业收入从最初投产的 72.3 亿到去年的 276.7 亿,增长 3.8 倍;2019 年,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三大的电视液晶面板厂商,对中国五大品牌电视的面板出货量排名第一。


目前,申请专利数量名列国内企业前茅,核心技术能力国内领先;以数字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主要盈利指标长期位列行业首位;夯实工业基础能力,不断提升 AI、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智能制造水平,推动工业 3.0 迈向工业 4.0;在多位资深行业专家组成的管理团队带领下,打造出一支半导体显示及材料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多国部队”。


TCL 华星副总裁廖炳杰表示,TCL 华星瞄准印刷式的 OLED 技术,未来将在 8.5 代、8.6 代、10.5 代的基板上实现印刷技术。在高解析度面板上,TCL 华星已布局了 32 寸 8K、4K 的 LCD,此外,85 寸 8K IGZO 显示器的样机已成功生产,并且还生产出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大 110 寸超高清曲面液晶显示屏。


成就的背后是 TCL 华星的技术。TCL 华星开发了全世界最新的 HVA2 技术,推出全球独家的 T+技术,让背光设计、背光成本下降。当前,TCL 华星已经成功开发出印刷 OLED 技术,并制定了从 a-Si、IGZO 技术走向 AMOLED 柔性显示技术的目标,同时因应市场需求,进行量子点技术的开发。


“TCL 华星战略方向是从效率领先再到产品领先、技术领先。”TCL 华星副总裁吴庆军表示,产品领先、技术领先、产业链优势,带来的是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攀升。截至 2019 年第一季度,TCL 华星大尺寸面板销量已达 2 亿片,排名跃居全球第四。若按面积计算,可铺满长 105 米、宽 68 米的标准足球场 10513 个。全球每售出 10 块 TV 面板,其中有 1 块就是 TCL 华星生产的。


TCL 华星在印度建厂,对 TCL 华星开拓海外市场又是一大助力。“这在供应链上对我们的业务形成一定的优势。印度工厂不仅可以满足现在的客户在印度甚至东南亚的需求,也会帮助 TCL 华星拓展印度的当地品牌。”吴庆军说。


李东生表示,全球半导体产业从来都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产业,随着新型显示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半导体显示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技术进步叠加产业政策支持,TCL 华星正迎来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门禁系统网络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