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数码 > 市场动态 > 详情

工作着,感动着

发布时间:2020-06-10 发布时间:
|

    1998年,TI和教育部签署合作备忘录时合影;
    2000年,TI CEO谭普顿先生在上海交大实验室门口和老师们的合影;
    2009年,TI中国区总裁谢兵在冬令营开幕式上演讲的照片;
    2010年,100多所学校的老师们相聚一堂,在TI中国教育者年会上热烈讨论时的留影;
    ……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教授在我面前缓缓地翻开相册,一张张地叙说着当时的场景,和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位老教授是上海交大的陈健老师,也是最早一批参与TI“大学计划”的教授之一。这次,他参加我们中美核心教授会议时还特地带来了亲自作的画,说是为了感谢TI“大学计划”对他教学和科研的帮助,以及TI为中国教育做出的贡献。

    记不清有多少次面对类似令我感动的人和事了,这让我总是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002年,我得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在重庆邮电大学的TI实验室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款CDMA手机。而这款手机就是基于TI OMAP平台的,发明者正是当时负责重庆邮电大学TI实验室的郑建宏老师,现在他已是重邮信科这家拥有1000多名员工的高科技公司的总裁了。 他常跟我说:“我们信科的发展,就是从TI的DSP实验室开始的。TI大学计划对中国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的支持是巨大的,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信科是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个典型例子。”

    每逢这样的时刻,我的思绪常常会飘回到2000年的夏天。那一年,我与TI结缘。

   

缘定“大学计划”

    1986年,TI悄悄地开启了中国之路,而那一年也是我的一个新起点——加入中国惠普开始了自己的外企生涯。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说TI要大力发展“大学计划”,希望和我谈一谈。之后的谈话打动了我,因为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含苞欲放的好项目:TI希望跟中国的大学进行广泛合作,将TI先进的技术引入大学和科研机构。

    如今这种回报社会、提升教育的做法也许平常,但在当时却很不一般,TI于1996年即开始大学计划,是外企中较早的。那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并不像现在这么大,高校的资源还都十分有限,学生甚至老师都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前沿的技术。这样的背景使得TI“大学计划”看上去非常有意义,是一种长远的、有前途的做法,也让我个人的职业生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回报社会的方式。另外,我还有一点儿私心,做大学计划意味着会接触到许多教授,会经常到学校访问,让我重温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丰富自己的知识。

    于是,2000年7月,我正式加入TI。当时TI在全国已经有20多所合作院校,这其中包括两个技术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我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一批原有实验室做了技术升级,而且将电子科技大学的实验室升级为第三个TI技术中心。2000年11月,所有TI合作院校的老师都聚集在成都,参加了由我主办的“2000年中国教育者会议”,并在这个会议中,见证了TI第三个技术中心的成立。自此,TI在华东、华北、及西部地区分别建立起了三大技术核心区域,三足鼎力,开始了TI大学计划在中国高校快速进军的步伐。我在TI的第一年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2000年的这次会议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对TI的认可,和对TI先进技术的渴望及与TI合作的热情。其实,早在1998年,TI就和教育部签署了一个合作备忘录,承诺为中国高校建100个DSP实验室。

    而今天,这个数字翻了3倍还不止。

    由于TI投入到大学中的技术平台的确是最新的前沿技术,所以对学校而言,既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也兼顾到了科研项目。而学生则由于在学校里就学到、用到了TI的最新技术,跟产业界的接轨会非常快,能快速融入公司的项目中。而不像2000年之前,产业界的工程师需要不断地回炉再培训。另外,TI DSP实验室培养出的学生, 也非常容易得到欧美一些大学的奖学金。

    早期,产业界非常缺乏DSP人才,而由于这些实验室、技术中心的建立,不仅储备了很多人才,也为产业界的工程师DSP培训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时我们TI业务部的同事也会惊奇地发现,客户将DSP应用到许多新的产品,新的应用领域。问原因时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客户新招的工程师在学校里就已经很熟悉TI的产品,所以在做项目时,就自然而然地利用TI的产品进行开发。

    外人眼中看到的TI“大学计划”的成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实验室。其实建实验室本身很简单,属于一次性捐赠,很多年前也有其他公司建了实验室,但今天你未必还能看到那个实验室。因为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没有后续的跟进和支持,原有的捐赠很快就被淘汰了。我们不断地跟一些新的高校进行合作,同时兼顾扩张合作学校的实验室,或为他们更换新的技术平台。基本上我们每年可以投入30~50所院校;差不多每年或每两年就有一所学校有机会更新。

    如何让“大学计划”不沦为“实验室计划”,不沦为“面子工程”?我一直在思考,也在探索。老师是实验室的灵魂,除了有计划性地更新实验室的设备之外,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老师、学生身上。新技术不断发展,怎么利用最新的技术来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把这些新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其实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老师自身也需要提升,而且TI实验室的教师队伍也需要不断扩展、发展。因此,每年暑假我们都会举办各种教师培训,请有经验的老师传授经验,提升教学水平。暑假,这已成为TI例行的教师培训期。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我们许多老教授,比如国家教学名师彭启琮教授等也经常为我们年轻老师上课切磋。另外,每年暑假,我也会和许多老师呆上几天,深入了解教育、教学和科研动态,探讨切实可行的合作计划。

    此外,我们还会关心老师的科研项目、教育部的各种项目,琢磨TI究竟做些什么是可以切实帮到老师的。而TI一年一度的中国教育者年会,也成了老师们会见老朋友的交通站,我则是信息员。老师们很热衷于在这个平台上相互交流探讨培养学生、课程改革方面的经验,或是把困惑提出来让大家帮忙。我们也会邀请国外院校的老师来中国,和我们的老师面对面地交流,而我和老师们都深有体会,中国大学的基础教育虽然不错,但在学生的动手和创新方面的确有差距。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了全国DSP设计大赛。

    记得2006年的DSP大赛中,有两位北大的学生用DSP做了一个播放器,其播放的音乐可以随着操作者的心情而变。心情好,音乐就会轻松愉快;心情不好,音乐就低沉悠扬。这样的创意带给你的是惊喜,会让你觉得做这些事都是有意义的,虽然这种投入绝对不菲。而TI的DSP大赛,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将他们脑海中的点子变成现实。而这样的过程,也让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未来添了份不轻的筹码。除了DSP大赛之外,我们还推动TI夏令营、冬令营,把竞赛优秀队伍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集训,让学生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现场做项目,锻炼在没有老师这根“拐杖”下的能力。[page]

大学计划,不只是DSP

    当老师学生们对TI的赞许声越来越多的时候,当DSP已成为TI的第二个代名词的时候,TI开始了单片机和模拟技术的大学计划。要让学校认识我们的模拟和单片机,而这也成为我职业生涯最大的挑战。因此,TI“大学计划”从DSP拓展到模拟,到单片机,因为TI要不断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人才的走向来进行调整。现在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有点“欺软怕硬”,愿意接触数字化的东西,而对模拟对硬件都会避而远之。另一方面全球都在提倡绿色,国家刚推出新能源策略,倡导节能环保,这也是我们力推低功耗明星产品MSP30单片机的原因。

    “你们TI还有模拟?”这是当时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正因为TI的DSP过于成功,以致于提到TI,大家马上想到的就是DSP,更别说知道TI的模拟是全球第一了。显然一切要从零开始。让我感动的是,很多长期合作的老师在鼓励我:“你只要像以前那样做,几年以后肯定会走到今天DSP这样。”

    模拟产品和DSP太不同了,和DSP产品相比,TI的模拟产品多达数万种!如何选择性地提供最适合学校的器件?第一年我们给高校推荐了上千种芯片,为此我们准备了几十万片,加上很多后续的芯片,那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接下来的几个学期里,我们通过很多次地跟老师们的交流,整理,才一点点地找出适合学生使用的类型,将产品范围进行收缩。

    从技术支持的角度也很困难,一个人很难覆盖这么广的产品技术范围。再者DSP经过了这么多年发展,即使有什么技术问题,老师之间也可以互相解决,有些老师还会把自己的课件、开发提供给其他院校,帮其建立起DSP的课程。而模拟则完全是从头来,2007年之前找不到一本中文模拟的教程会在讲到运放芯片、AD-DA转化时会用TI的器件做案例。而实际上由于TI的模拟产品多,我们手上的英文资料也是非常庞大的。

    于是我们跟很多老师合作,支持他们编写一些基于TI模拟芯片的教材、教案。记得2007年下半年,我去拜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孙肖子教授,带了很多TI的英文资料给她。几个月后,她告诉我,觉得TI的模拟真的是很好,尤其是电源这方面。现在学校里的东西实在是太老了,真的应该教给学生们些新的东西。于是,她就组织了一批教研组的老师,帮我们开发模拟的教科书。“我还没用过,请给我一点时间,我要先用用看。”武汉大学的黄根春老师非常认真负责,他先是让学生们试用TI的东西,然后写一些心得,积攒素材。直到他觉得自己对TI的芯片非常了解和认可后,才开始动笔。2011年1月份,这本教材终于出版了。

    我们大学团队的同事们和我一起去学校访问老师,和老师们座谈,从基础的工作做起,从头开始整理各种芯片,可以说非常不容易。而公司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当很多公司在对高校的样片支持已经收缩或者停止时,TI还是继续大量投入。我们是希望,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得到提升。因为如果从未来的系统的设计能力来讲,处理器的周边全是与模拟相关的,只有掌握好模拟,才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

    走进学校进行讲座、做指导、提供技术资料、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合作……在很多人的认真和热情推动下,TI的模拟芯片就这样一步步在校园里扩散,TI和高校在模拟上的合作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如今TI的模拟芯片在学校里与以前完全不同了,主动要求购买、申请TI模拟芯片的学校非常多。很多学校的创新实验室或是学生老师的一些课题里面,都在应用TI的芯片。2007年以前的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中,没有人会想到用TI的模拟芯片,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会主动寻找TI的某一颗芯片。因为他们觉得,在同样的环境下,用TI的芯片性能可能会好一点。在竞赛成绩比较好的优秀队伍里面,有很多学校大量使用了TI的模拟芯片。

    “你们TI现在很厉害,把竞争对手都打走了。”很多老师都这么对我说。我听了真的很高兴,从不知道TI有模拟到主动使用,我们在DSP推广项目上走了十多年的路,模拟只走了三四年就做到了如今的效果。这件极具挑战性的事也成为我成就感最强的一件事。但在我面前,还有另外一件更具挑战性的工作——TI MCU的推广。

    从传统来看,学校里的教程普遍还是基于51或者X86的架构,虽然它们在产业界的应用已越来越少,但20多年的习惯很难改变。学校不是没有认识到教学和实际脱节的弊端,实际上也一直有这方面的教改意向。但从整个学术界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几年MCU的教改发展还是非常缓慢。
课程的改变需要老师投入到教改中,重新开发课件、教程,这对本身就背负着科研指标、项目指标的老师来说,时间和精力都是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还是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间和机会的。因为单片机作为中国高校来讲,是一个基础的教学课平台。而且从TI单片机的产品性能上来说,不管是MSP430还是使用了ARM Cortex-M内核的Stellaris系列,老师们都是非常认可的。以我的经验来说,能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就表示有希望。我的考虑是把教师培训的力量继续不断扩大,先让老师掌握TI单片机技术,然后再逐步开展到各个教学领域。目前有些学校里已经开设了TI MCU的课程,特别是在学生设计竞赛的课程中,MSP430是其中重要的一块。当然,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支持,这也将是我下一步要花大力去做的事。[page]

有教无类

    在这11年的工作中,我认识了太多的老师,看着一拨拨学生从好奇到进入了电子王国。让我自豪的是,在我打交道的老师、学生中,除了其他厂商都趋之若鹜的清华、北大,浙大,交大、电子科技大这些名校外,还有很多的是来自于普通院校。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TI的大学计划会非常得人心,真的就是因为眼睛不能只看领先院校。

    我们做大学计划这件事不是说做出几个样板来给人看的,而是想实实在在地扎根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我们要和广大老师,和热衷于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老师们密切合作。2007年,深圳大学的纪震老师跟我说,他想建一个“TI班”,这个班里除了教学大纲以内的东西外,强化学习很多TI相关的产品技术。因为深圳是中国电子产业的中心和前沿,而TI的产品是产业界应用最广的,精通TI产品技术的学生一定会很受企业的青睐。

    我们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马上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而深圳大学也投入了很多。当然最让我感动的是纪老师和任课老师们,他们付出了很多心血来指导学生做了大量的实践项目,一点点地把他们培养起来。后来,深圳大学的学生参加了TI的DSP大赛,直接跟国内很多顶级院校的学生比拼,获得多项一等奖、二等奖。

大学计划,不只是一份工作

    今年年初参加教育部的活动时,教育部授予了TI支持中国教育杰出贡献奖。当时,有教育部领导说,你们TI实实在在做了很多事。我想,这就是TI的风格吧。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校里的老师、学生谈TI,都知道TI。当我回过头来看,这些年TI在以长期的战略考虑来投资教育,回报社会。让中国的高校老师培养出了大批的学生,老师也利用了这个最新的平台去做科研、跟产业界合作。由此为中国的产业造就了非常多的人才,激发了很多新的应用。这使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

    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感动。

    从2000年至今,很多老师都已经成了朋友。只要是TI组织的会议就一定会来,实在脱不开身,也会派个代表参加。我们跟老师的所有互动、活动都在周末或假期,但老师们对这种牺牲并无怨言。很多老师会主动向我推荐其他学校。当我们推动MCU和模拟与大学合作时,即使是不负责这一方面的老师,也主动帮我介绍相关老师。有些老师在退休前,还会细心地安排好实验室的接班人,退休后还经常参加我们的交流活动。有一年年会时,清华大学的胡广书教授领头,老师们纷纷响应,主动编写一套由18本有关TI器件的系列手册,最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孙肖子教授在退休后,还组织了一批老师开发TI模拟方面的书。

    在TI大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像合众达、瑞泰创新,达盛科技、闻亭和利尔达等等在其中也做了很多,甚至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第三方。我经常会发现,有很多院校也在用TI的平台。后来一问,原来很多都是代理的代理帮我们做进去的。我在这里也很感谢他们,他们也为TI的大学计划和中国教育做出了贡献。

    2011年——TI大学计划在中国15周年,同样还是TI中国成立的25周年。记得刚进TI时,上海才三十几位员工,如今已经有几百位员工了,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TI的成长和发展。我一直非常感叹,作为一家公司,TI的前沿性和前瞻性。正是因为TI不断涌现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这15年来不断地在大学里不计回报的投入,我们跟高校的合作展开才如鱼得水,相互成长。

    回首我整个的职业生涯,来TI工作是一大转折。非常感谢TI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能让我在另一个领域里发展、成长。在和高校的合作中,我也感受到了我们大学的成长,人才培养方式的进步。而这份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事实上,我不是EE专业出身,能够跟老师们一直在TI的DSP、模拟器件、单片机的合作上,一路走来,他们真的教会了我很多,让我也在这个领域里边感受到自己个人的成长。

    2011年10月18日,TI和中国教育部再度签署了未来十年的合作备忘录,就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展开合作。新的一页已经翻开,“大学计划”,对我而言不只是一份工作,对TI来说不只是一个项目,对高校来说,更不只是一个实验室。它更多关系到中国的教育、下一代的工程师、以及未来的科技发展水平。我愿意一直这么工作着,感动着。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三大分销商助力瑞萨为亚洲地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