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数码 > 市场动态 > 详情

汉微科董事长许金荣:摩尔定律再7年就碰壁

发布时间:2020-06-12 发布时间:
|

延续昨天独家专访汉微科(3658)董事长许金荣分析内容。“汉民是在1977年成立,主要业务是代理世界知名设备公司的产品,后来,台湾逐渐成为世界半导体的重镇,因为看到台湾厂商每年花这么多的钱向国外购买设备,因此便萌生自制设备的念头”汉民科技董事长许金荣回忆起当初之所以会投入半导体制程设备研发的动机。

除此之外,为了不跟原本有代理业务的厂商有利益上冲突,因此选定了两个领域,一是“电子束检测机”,二是“离子植入机”,分别在1998年与1999年由汉民科技独资,成立了汉微科技与汉辰科技两家公司,并且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虽然长期代理国外厂商的过程中,觉得台湾要有自制的机会,但自制产品的技术必须得创新,不能跟客户重叠”许金荣坚定地表示产品要创新的思维。

然而,由于半导体制程设备的进入障碍非常高,光是潜在客户进行产品测试的时间,就要长达3~5年之久,因此对于汉民而言,不仅要突破技术的瓶颈,更要展现永续经营的决心,才能获得下游客户的信任;其中技术瓶颈的突破,汉民秉持“20年铸一剑”专注研发的精神,近几年,顺利突破国际大厂长期垄断的局面,在经历漫长的研发与烧钱阶段,汉民所转投资的两家公司,汉微科技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台电子束检测机,汉辰科技也顺利发表出台湾第一台“离子植入机”,优异的营运表现,也让目前在台股挂牌的汉微科,不但席卷全球80%的市占率,更成为未来台股挑战2000元股王的热门公司之一。


展望未来,许金荣认为,汉民除了会持续循着产官学的成功模式,不断推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机台之外,未来也会在绿能的领域中有所着墨,此外,他更不讳言地表示,过去50年扮演全球半导体制程推进的“摩尔定律”,随着先进制程已陆续来到28奈米、20奈米、甚至10奈米的技术水准,“预估再过7年,可能就要碰壁了”他说。

因此,台湾半导体设备厂商此时若无法打入与半导体厂商共同研发先进制程推进的关系,一但生产设备进入量产之后,想要再切入抢食相关的商机,难度就会大增,“当设备处于量产阶段时,除非你提供的机台,成本别原来的厂商低15%以上,否则在Change cost的考量下,厂商基于风险的考量,是不会贸然更换的”许金荣提出产业现实面的观察。


总结而论,全球产业目前现实的状况,更加凸显出汉民科技能够顺利且即时地打入与台积电等半导体客户制成设备共同开发的珍贵性,虽然目前所转投资的两家子公司,分别在“电子束检测机”与“离子植入机”等设备上各有所突破,充其量只能对台湾半导体设备整体的自制率各提升1~2%,却这背后却足足花了超过10年时间在专注研发的过程,因此看似汉民科技的一小步成绩,但却是台湾半导体设备产业的一大步,因为它留给了台湾未来提升自制率的希望种苗。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RS 增加国际整流器公司半导体产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