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数码 > 市场动态 > 详情

分析:台湾芯片制造商面临考验

发布时间:2020-06-08 发布时间:
|

      一般来说,对于台湾芯片制造商而言,科技行业的变革是好消息。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台湾政府成立台积电(TSMC)和联华电子(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mpany)以来,台湾半导体行业已发展成为世界芯片工厂。

      英特尔(Intel)亚太区总裁孙纳颐(Navin Shenoy)表示,这基本上是通过“赢在转型”而实现的。

      在从台式电脑向笔记本电脑的转型过程中,台湾半导体集团和电脑制造商“非常明智地提前参与了进来”。

      通过持续投资,它们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甚至在困难时期也是如此,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科技泡沫破裂时期。

      但过去半年,台湾的出口和经济表现遭遇了最严重滑坡,此次经济危机正在考验台湾芯片制造商的适应能力。

      Gartner的数据显示,去年,台湾半导体公司的收入减少8.7%,至148.9亿美元,较5.4%的全球平均水平有大幅下跌。

      其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芯片企业集团,它们已经在应对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台湾的D-Ram企业正拼命融资,与此同时,台湾政府成立了台湾记忆体公司(Taiwan Memory Company),以改革D-Ram芯片行业。

      台湾记忆体公司已选择日本的尔必达(Elpida)作为合作伙伴,该公司表示,希望研制定制化程度更高、利润率更高的存储芯片,但该公司没有详细透露计划如何做到这点。

      7月21日,台湾政府表示,只要本地D-Ram芯片制造商能够证明其有计划与外国企业合作开发技术,并提出重组选择,例如将令行业广泛受益的并购方案,那么政府将向这些公司提供政府资金。

      在存储芯片行业以外,台湾最大芯片制造商正忙于适应行业变革,以期在此次危机结束之后以更为强大的姿态崛起。

      台积电设法维持了盈利能力,但今年第一季度其收入出现历史最大降幅,该公司正考虑从芯片领域转移,推行业务多元化,这是该公司22年历史上的首次。

      台积电前首席执行官蔡力行(Rick Tsai)被任命为一个新部门的主管,该部门负责探索绿色能源和发光二极管(LED)照明行业的选择。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代工芯片制造商。该公司呼吁客户在研发工作中展开合作。

      台积电将把部分研发工作向客户公开,希望这种合作将有利于控制因设计和生产更为复杂的芯片而不断上升的成本。

      台积电是恢复投资计划的首批大型芯片制造商之一,这些计划由于经济低迷遭到缩减,此外该公司正扩充研发团队。

      里昂证券(CLSA)分析师巴夫托什?瓦杰帕伊(Bhavtosh Vajpayee)表示,集成设计制造商扩大外包的做法也可能令台积电受益。

      包括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和英特尔等公司在内的这类公司目前外包的生产业务比例不到10%,但由于成本不断上升且制造高级芯片相当复杂,预计它们将把越来越多的生产业务外包出去。

      瓦杰帕伊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自2001年以来,台积电在技术方面的巨大领先地位以及在行业内部不断上升的竞争性领导地位,帮助该公司斩获了集成器件制造商(IDM) 至少56%的外包业务,而且这一比例将继续上升。”

      台积电已与日本富士通(Fujitsu)签订外包协议,以后富士通的芯片将由其制造,这令富士通得以逐步关闭其国内工厂,并放弃无法赢利的部分半导体业务。

      富士通的半导体部门去年亏损达719亿日元。[page]

      其它台湾公司都迅速针对这场危机做出了调整。

      台湾最大芯片设计公司联发科技(MediaTek)是中国大陆手机芯片的最大供应商,该公司正协助将中国大陆的手机行业打造为面向俄罗斯、印度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基地。

      中国大陆吸引台湾芯片制造商在大陆建厂并提供重要市场

      中国大陆是芯片制造业一支日益强大的力量。

      英特尔在华首家半导体工厂预计于明年投产。

      全球第二大代工芯片制造商台湾联华电子计划收购和舰科技(Hejian Technology)剩余股权。联华电子原本持有和舰科技15%的股权。

      联华电子的Richard Yu表示:“我们认为,在中国大陆建立生产基地至关重要。”

      “中国大陆市场相对强劲,甚至在(此次全球经济危机)期间也是如此,这吸引了很多青睐本地化生产选择的客户。”

      但要向台湾芯片制造商发起有力挑战,中国大陆的同行还需要数年时间,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和台湾政府针对技术转让的限制。

      几乎所有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商都难以保持盈利能力。

      Richard Yu表示,身在台湾的一个优势是,“台湾半导体公司的临界规模确实有利于我们优化我们的运营效率。”

      “在台湾新竹和台南的专业科技园里,有些公司合在一起能够覆盖半导体的整个供应链,足以满足行业需求。”

      但中国大陆正成为台湾半导体集团的关键市场。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吕东风(Donald Lu)估计,中国大陆占代工芯片制造商需求的13%,这意味着“中国大陆和其它新兴市场的需求可能会变得与发达国家一样重要”。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扩展硅基氮化镓领域.AZUR SPACE收购ALLOS电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