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数码 > 市场动态 > 详情

近50高校集成电路精英角逐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

发布时间:2020-06-06 发布时间:
|



首届“华为杯”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12日在厦门举行决赛和颁奖典礼。 杨伏山 摄


  中新网厦门8月12日电 (杨伏山 罗喆)历时4天的首届“华为杯”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12日在厦门举行决赛和颁奖典礼,从全国近50所集成电路研究生培养高校、近500名报名参赛师生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分享了主办方颁出的包括特等奖、一、二等奖在内的各类大奖。


  由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理工学院和清华校友总会半岛体行业协会联袂承办的本届大赛,吸引了148支队伍参与角逐,覆盖全国近50所高校。其中,不乏清华、北大、澳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师生代表队。



一等奖颁奖仪式。 杨伏山 摄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黄宝印,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创始人周祖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倪光南,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等官员,莅临决赛现场观战助阵。


  创“芯”大赛源自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集成电路专业赛(简称集专赛)。主办方介绍说,本次大赛旨在聚焦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研究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战略支撑。


  大赛决赛流程包括上机考试、分组答辩和公开竞演环节。其中上机赛赛题由集成电路基础题、编程题、设计题三部分组成。参赛队的每位成员须独立完成基础题,其平均分作为参赛队的基础题成绩;编程题包括Coding、Debug、Simulation和Testbench等内容,参赛队集体完成;设计题包含数字、射频、模拟、混合信号和MEMS等不同类型题目,参赛队任选其一并集体完成。此环节的综合成绩排名前40名的参赛队伍晋级答辩环节。



颁奖仪式。 杨伏山 摄


  上机考试时间共360分钟,连续6小时作战,对选手的耐力和体力是个巨大的挑战。通过分组答辩遴选出前13支优秀参赛队伍进行公开竞演,由评委现场打分得出最终名次。

  据介绍,本届创“芯”大赛有254支队伍参加报名,最终148支队伍杀入决赛圈。


  承办机构之一的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该校于2016年10月成立厦门市第一家微电子学院,致力为该市集成电路产业培养、输送人才、提高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研发能力,两年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卓有成效。


  他说,为提高该校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办学水平,与产业界及高校扩大交流,近两年来,该校曾举办硅光半导体国际会议、邀请国际知名专家讲学,拓宽师生视野;此次承办创“芯”大赛及相关高峰论坛,也是该校为提高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知名度、开拓学生眼界,加深与企业交流的相关活动。


  本届大赛期间,还举办了人才培养研讨会、集成电路产学研高端座谈会,并设置华为、格科微等行业龙头企业布展、招聘会等相关配套活动,为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


  此外,清华海峡研究院、火炬园区招商中心、厦门科技产业化集团、厦门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厦门理工学院等机构在厦门市政府支持下,联合厦门地区集成电路领域的核心企业、机构,共同倡议发起设立了“厦门市集成电路(IC)创新人才与产业服务生态联盟”(简称“联盟”)。


  联盟旨在依托创“芯”大赛、研究生创新实践课程活动等资源,以集成电路创芯人才与服务生态联盟的形式整合厦门集成电路创新服务与产业要素资源,联合涵盖港澳台的全国一流高校,吸引对接华为、中芯国际、新思、日月光、ASML、展锐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形成产学研融合机制。


  “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是教育部关于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十大官方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该赛事是唯一聚焦集成电路领域的教育部官方主题赛事。(完)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中芯被裁不当使用商业机密 需赔偿台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