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方面的改进将带来巨大的好处,不过在EDA世界,人们只有在设计的较晚阶段才使用功耗仿真工具,如门级和物理实现级。那为何不在系统级进行这些工作?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这样做所花费的成本和相应的折中。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运行速度极快的仿真平台,足以运行所需的软件,因为我们也提到了软件、硬件和系统设计的影响和相互关系。
第二,关系到模型的精度。如果你不能精确地预测其功耗特性,则世界上最快的仿真也没有多大裨益。你无法或者很难知道你的器件的功耗,除非具体地将其实现,因为功耗与许多实际因素有关。近年来,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可以提供transaction层次直至ESL(电子系统级)层次的精确模型。有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提取非常精确的模型,在门级和transcaction(事务)级可以达到5%~10%以内。这是一个巨大的进展。没有人愿意对其设计两次建模,一旦在SystemC和标准C中建模后,还要在RTL中建模。
第三,我们的机会是如何利用这些模型来作为“黄金”模型,进行测试平台的校验。如今在市场上进行的验证方法学方面的进展,都采用了某种“黄金”模型,而这些模型是系统分析方面的需求推动下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