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数码 > 数码产品 > 详情

共享经济是为了盘活闲散资源,亏本烧钱这一套过时了?

发布时间:2022-07-26 发布时间:
|

送一单亏损5块钱,平均一天百万单,如果开玩笑说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是耍流氓,那么外卖平台这流氓已耍了5年了,不过这一切正在发生改变。据7月30日媒体报道称,百度外卖和顺丰谈判破裂后一直在与饿了么接触,如今谈判已接近完成。虽然饿了么与百度外卖官方尚未给出明确回复,但从网约车大战的结果已能看出,共享经济不相信第二。


砸钱疯狂亏损常态
融资xx亿,一年亏损xx亿,这样的新闻如果放在传统企业的身上,舆论的反应估计都是:“这企业估计快挂了”,但如果放在神奇的互联网行业时,舆论的反应普遍则是:“真牛,有钱,土豪,有前途。”

不置可否的一点是,互联网公司相比传统公司所面临的竞争更加残酷,在资本的推动下,这种竞争在很多时候走向疯狂。看看当年的专车大战,滴滴和快的每年砸向市场的推广经费都是用亿做单位,累计投入高达几十亿。这样的大手笔让大量的A股上市公司都看着胆战心惊。要知道A股上市公司市值在百亿以下的一抓一大把,要这么烧下去半年不到就挂了。

确实,相比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从诞生起就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连,大量的风投基金从种子轮开始就一轮一轮的将巨额的资金投入其中,作为回报,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给风投基金们带来的回报也是惊人的,百倍,千倍甚至上万倍的回报都不稀罕。不算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超级巨头,就算是目前遇到瓶颈的百度,在净利润率上也有21.2%(Q2营收208.74亿人民币,净利润44.15亿人民币),相比之前的亏损来说完全不在话下,毕竟只有盈利才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根本,而这样的模式也平稳迁移到共享经济领域。

垄断是唯一出路
做共享经济业务的互联网企业相对传统互联网企业有很大区别。在过去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的业务重心是在线上,而共享经济时代的业务重心则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可以看做是O2O的一种延续,而一旦涉及线下,利润率问题很难保证。网约车、外卖、共享单车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

以外卖为例,据业内估计,平均每一单,外卖平台公司都要亏损5~6元。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份饭一般用户只需支付5元左右的费用,而根据大量媒体采访,每天平均35单,一月只能休3天,换来的报酬不过6000,折算平均一单为6.35元,两者相比差价1.35元势必由平台来买单。

当然,很多人会说快递费用最终会从商户或者用户手中出,这话有一定道理,毕竟排名、广告、平台使用费这些都是平台收入来源延伸的方式。但是在目前外卖市场依然没有决出胜负甚至还处于胶着状态的情况下,哪家平台敢盲目的将费用转移到商户或者用户身上?

而竞争如此激烈的局面使得外卖市场成了资金绞肉机,为了保住市场干掉对手,企业除了提高补贴金额外别无他法,所以只有当拼到最后只活下来一家的时候,才有可能享受胜利的果实。之所以用有可能是因为就算网约车大战的最终赢家滴滴到现在也未盈利,更不要说其他企业了,而这将是所有做共享经济业务的公司都需面对的一个残酷现实。

盲目涨价自掘坟墓
滴滴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补贴减少,不断提价和政府严格监管让很多用户和司机逐渐离开滴滴平台。用户开始重新依赖出租车,而部分网约车司机则走回了开黑出租的老路。对于这样的现象笔者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商业模式是否有出路是由市场和用户来决定的。

共享经济的出发点是美好的,希望可以盘活闲散资源,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互联网企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应当是利用技术来推动效率来降低成本,而不应该是利用垄断优势来抬高价格为自己赚取丰厚的利润。当然,也许大量的中低端用户确实无法带来丰厚的利润,那么为了利润,开辟高端用户群体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就像据接近饿了么的业内人士所透露,一直在尝试高端化转型的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买到后者的高端用户,而滴滴也在强化专车业务开辟豪华网约车产品线。

不过笔者想提醒一下相关公司,开辟高端市场固然是好,但也不要厚此薄彼,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做到能真正推动行业进步,让消费者享受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的公司才能成为让人尊敬的企业。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i5与i7对比.i7一定比i5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