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通信 > 通信技术 > 详情

IEEE下令清理“华为系”的背后,美国要针对的其实更多……

发布时间:2021-10-19 发布时间:
|

据福布斯中文网报道称,近日,IEEE(全球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发通知禁止华为员工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pbyednc

说好的科学无国界呢?pbyednc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当今世界电子、电气、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领域最著名、规模最大的非营利性跨国学术组织。据悉,在电子、计算机领域,该组织的期刊发表的文献占据了30%。pbyednc

然而现在,IEEE被曝对华为说不将意味着,华为相关的投稿、文章、会议赞助,以及分支协会职务,可能都会受到关联影响。pbyednc

难怪有网友惊呼:pbyednc

原来知识都是有国界的,原来世界上最大的学术组织是只属于一个国家,原来吃相可以那么难看!历史会记住这一刻!pbyednc

012ednc20190529pbyednc

IEEE对华为说“NO”

今日,一则IEEE内部邮件曝光:pbyednc

003ednc20190529pbyednc

要求“清除”华为员工。pbyednc

其后,更详细的邮件内容也被IEEE会员曝光:pbyednc

004ednc20190529pbyednc

邮件中称,由于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黑名单,IEEE做出如下声明:pbyednc

“根据IEEE FAQ文档第12项,我们不能使用华为员工作为期刊的同行评审过程的审稿人或编辑。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影响。pbyednc

我们可以让华为员工留在编辑委员会,只是不能处理任何文件,直到该公司从商务部黑名单中删除。pbyednc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遵守这些新规定,强烈建议您执行以下程序:如果您的编辑委员会中有华为的编辑,请首先通知他们,并向他们解释情况。一旦您通知了这些编辑,请向所有编辑发送电子邮件,并告知他们不能再使用华为员工作为审稿人。如果目前有论文被分配给华为员工,请建议他们寻找替代者。请编辑向华为审核人员解释情况。”pbyednc

邮件中提到了FAQ文件:pbyednc

014ednc20190529pbyednc

12:列入名单的企业的雇员(或由其资助的个人)是否可以成为IEEE编委会的主编、提交给IEEE前的论文的同行评审、或IEEE技术小组的主席? 在 IEEE 接收论文之前,主编和同行评审人员参与最初的同行评审,而主席可以从技术小组那里获得技术建议。pbyednc

列入名单的企业资助的员工或个人可以担任这些职位,但应将接受技术提交的角色转交给非名单企业或个人资助的其他志愿者。由名单中企业出资的员工或个人,在提交的内容被IEEE接受或提供给开放的IEEE技术组后,可以提供输入;但是,名单中企业的员工或者由名单中企业出资的个人,在被录用前不得参加同行评审。pbyednc

从邮件和其附件文档中不难看出,全球最大的非营利专业技术学会IEEE已将矛头直指华为。pbyednc

IEEE与中国的合作

对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领域的人来说,IEEE是一个最熟悉不过的名称。IEEE全称“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是一个成立于1963年1月1日的国际性电子技术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总部位于美国纽约。pbyednc

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IEEE在全球 160 多个国家拥有 430000 多名会员,在电气及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等领域中,IEEE 发表的技术文献占到了全球同类文献的约30%,每年出版140余册专业技术期刊,提供约 700 余种学报、技术通讯、会议论文集和会刊等出版物。pbyednc

近几年来,每年入选IEEE Fellow的中国人/华人约占1/3,足见华人学者在这一领域的贡献。pbyednc

至于中国人对IEEE的贡献,早在2012年时,IEEE中国搞过一次“IEEE期刊主编大搜寻”活动,当时已有近百位中国学者担任IEEE各种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等职。pbyednc

有些IEEE期刊,甚至是中国学者创办的。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王飞跃教授,除担任《IEEE 智能交通系统汇刊》主编、《IEEE 智能系统》主编外,还创办了《IEEE 智能交通系统杂志》 并担任首任主编。香港科技大学杨强教授(曾是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创始主任),创建了 IEEE 刊物 Transactions on Big Data (IEEE TBD) 并任首届主编。pbyednc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YC中国总裁陆奇、百度总裁张亚勤、联想集团CTO芮勇、MSRA院长洪小文等,均是IEEE Fellow。pbyednc

根据此前曝光的IEEE Fellow 2019入选名单,295名全球学者入选IEEE Fellow,其中华人群体占比约1/3,包含36名中国大陆学者,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弼、清华大学魏少军、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同济大学校长陈杰等熟悉的专家学者。pbyednc

据了解,华为也一直是IEEE的重要支持力量。华为也有多位研究人员在IEEE担任主编、副主编等职位,比如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计算视觉首席科学家田奇,他是IEEE Fellow,曾担任多种 IEEE 系列国际顶级期刊副主编、期刊编委及客座编辑;再如,华为美研所光网络高级专家刘翔博士,他是美国光学学会 Fellow、美国光学快报副主编、也是IEEE 通讯杂志光学通讯系列主编。pbyednc

除了员工担任学术职务,作为技术巨头公司,华为与IEEE也有不少合作。pbyednc

小编在华为官网上,搜索与“IEEE”相关的新闻,能够找到52条记录。pbyednc

005ednc20190529pbyednc

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动向,是在今年1月底,华为在深圳成功举办IEEE P2413工作组会议,推动IEEE智慧城市参考架构标准进程。pbyednc

2018年8月份,双方的还相互站台。pbyednc

在巴黎,华为与IEEEP1901.1标准工作组成员一道,共同庆祝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中频(12 MHz以内)电力线通信(PLC)技术的标准IEEE 1901.1-2018正式发布。pbyednc

006ednc20190529pbyednc

同时,双方还宣布“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该标准的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加速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pbyednc

此前,在华为2017年全连接大会期间,华为的OpenLab还与IEEE PLC-IoT IC工作组正式建立官方合作伙伴关系。pbyednc

当时公布的细则是:pbyednc

双方利用华为OpenLab丰富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与众多合作伙伴的良好合作关系进行联合创新。pbyednc

这次IEEE发邮件,对华为说No,对于双方之间的合作,也必然会造成影响。pbyednc

政府不仅干预企业,还干预学术圈

当学术圈也沾染上政治气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pbyednc

对于学术圈来说,这必定是一个能改变当前全球学术领域格局的消息。pbyednc

南大周志华表示:“赤裸裸地干涉学术。建议圈内IEEE各级管理层的专家向IEEE提议改到瑞士之类去注册。这件事损害的并不是华为,损害的是国际学术社区”pbyednc

013ednc20190529pbyednc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助理研究员刘知远认为,如果一直这样对抗下去,以后全球会出现双备份的国际学术组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技术标准等等等等。pbyednc

007ednc20190529pbyednc

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陈怡然也持有类似观点,表示看来是时候欧亚两洲起一个自己的IEEE/ACM玩了。pbyednc

008ednc20190529pbyednc

对于这件突发的改变,让不少微博网友的三观在崩塌。pbyednc

010ednc20190529pbyednc

 pbyednc

这并非IEEE的首次妥协

其实,这不是IEEE第一次采取类似的措施。pbyednc

IEEE曾因禁运的要求,不让伊朗学者担任会议的大会主席或者财务官;也曾禁止古巴、伊朗、利比亚和苏丹学者向IEEE任何出版物发表文章。pbyednc

015ednc20190529pbyednc

在IEEE官网文件《7.8 IEEE 道德规范》中有这样一条内容:pbyednc

016ednc20190529pbyednc

https://www.ieee.org/about/corporate/governance/p7-8.htmlpbyednc

们承认我们的技术在影响全世界的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并承认我们对我们的专业,其成员和我们所服务的社区的个人义务,特此承诺致力于最高的道德和职业行为,并同意:pbyednc
pbyednc

公平对待所有人,不参与基于种族、宗教、性别、残疾、年龄、国籍、性取向、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的歧视行为;pbyednc

然而,又是什么原因让如此顶级的技术学会针对个别群体展开禁令?或许是“压迫”——毕竟,这样的例子正在发生着:pbyednc

据《科学》杂志报道,据《科学》杂志报道,5月22日,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前研究员图拉伯·鲁克曼(Turab Lookman)因被认为在参与中国的研究项目中作出虚假陈述于上周四在家中被捕,将面临三项指控。一旦这些指控成立,将面临最高长达五年的刑期。pbyednc

这正如周志华老师所述——赤裸裸的干涉学术。pbyednc

下一个会是谁?

中美本就在学术方面有着多年的合作共赢的基础,若是以后中美项目再无交集,必定对整个学术界来说一笔重大的损失。然而可以预见的是,美国政府还会进一步加大封锁与中国学术界的交流,华为事件只是美国干涉中美学术自由交流的其中一个借口。

pbyednc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使用无线收发模块的3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