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又悄悄地在线上发布了几款新品,一如既往地,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此番新品中的“C 位”,毫无疑问是最新的 iPad Pro,它更新了诸多吸引人的特性,“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苹果显然很有信心。

 

其功能模块跟大多数 iPad 产品一样,不过,真正让 iPad Pro 成为黑科技的,不是背后的浴霸双摄,而是摄像头旁搭载的 dToF 激光雷达。iPad Pro 也成为了苹果首款应用 ToF 技术的产品。

 

 

苹果采用的激光雷达 LiDAR,全名是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简单来说,发射脉冲激光投射到物体上,再返回传感器中,从而测量目标的距离、形状、体积等,这个过程是纳秒级别的。苹果没有在宣传材料中采用 ToF(Time of Flight) 这样的叫法,但是技术原理是差不多的,LiDAR 是实现飞行时间计算的一种方式。

 

LiDAR 发射的光波存在两种调制方式:直接飞行时间(Direct-ToF)测量和间接飞行时间(Indirect-ToF)测量,直接测距, 是通过发射、接收光并测量光子飞行时间,直接计算确定距离,而非直接测距 iToF,是通过测量发射波形和接收波形间的相位差来换算,从而确定距离,直接测距拥有响应快、功耗低等优势,但同时成本也会更高。

 

从技术层面扯回到应用场景,iPad Pro 的激光雷达始终围绕着“增强现实(AR)”来展开,按照苹果的描述:新款 iPad Pro 的增强现实能给人更强烈的真实感;能即时完成虚拟物放置;物体遮挡功能可以让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结构中前后穿插;动作捕捉和人物遮挡功能精准度更高。

 

像类似的描述其实我们在苹果近几年介绍 AR 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只不过苹果这一次可以非常从容的在所有描述前加一个“更”字。而在老鸭看来,这个“更”字不仅仅在加强广告说服程度,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它意味着 AR 变得更加实用了。苹果曾大举推广 ARKit,也曾在发布会上引入 AR 游戏应用环节,但从结果来看,愿意投入的开发者并没有想象的多,广大的普通消费者也并不看好,原因就出在这个实用性上。没有人会为一把有误差的尺子买单,没有,即便只差 1 毫米。


 
而在突破了技术瓶颈、升级了硬件配置后,消费者会被这份精准和可信刷新对 AR 的看法,也由此,AR 普及指日可待。然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程度,一股脑地往所有设备上加装激光雷达并不现实,一是高造价带来的更高价格门槛,二是普通消费者可接入的场景仍然有限。所以苹果选择从专业用户切入,让这一部分有能力的种子群体来打磨、优化新产品,为日后的技术下放积累经验。

 

苹果这一次的激光雷达像是在 AR 赛场上撂了一句“求超越”的狠话,场上的其他选手会不会跟进,如果跟进又会以什么方式?老鸭非常期待,因为 AR 不同于手机的方案集成,它更拼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