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 > 技术百科 > 详情

共享健身仓引争议,共享经济向更宽范围渗透

发布时间:2020-06-20 发布时间:
|

自从共享单车大火之后,共享经济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事实上共享经济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尝试着向不同领域渗透。从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共享家具,到已处于休眠期的共享睡眠舱、共享雨伞,如今,北京的街头又出现了共享健身仓和迷你KTV,共享经济正在向健康娱乐领域渗透。

如今继共享睡眠舱后,共享健身仓也来了,“手机App端线上预约、扫码开门”,步骤几乎和共享单车一样简单。虽然价格亲民,而且娱乐场景也算完备,但也有不少网友担心用户体验,有用户表示,在密闭的空间就算有抽风机和空调汗味也很难驱散。对此从业人员回应称“健身仓内设置有除臭设备,且和小区物业合作,配备专门运维人员,所以打扫维护不用担心。”

当然,也有网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毛巾呢?水呢?洗澡呢?备齐了再出来共享!”事实上,共享健身仓主要定位在“健身完能马上回家洗澡”的社区而非街头,主要是针对的是周边没有跑步环境的人群。

据了解,共享健身仓定位在社区与其创始人毕振早期在“饿了么”的地推经验有关。他发现外卖点、共享单车等大多数O2O服务常被禁止大规模进入小区,然而社区场景的流量规模却非常可观。

有资料显示,北京10%的白领用户购买健身卡,但保持健身习惯的并不多;95%的用户有运动需求,但运动习惯仍未完全保持,场地和设备限制是一大原因。健身仓来了,共享经济也更加丰富了,但全民健身风潮是否来临还需要市场进一步检验,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呢。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RFID的电子关锁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