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 > 技术百科 > 详情

多晶硅“双反”博弈 谁来救赎

发布时间:2020-06-13 发布时间:
|

不久前,中国商务部决定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多晶硅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同时对韩国出口中国的多晶硅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仅仅在两个月前,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征收“双反”税。如今,欧洲也在酝酿启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分析人士认为,对美、韩多晶硅的“双反”是中国的反击行为,一场太阳能领域的贸易战争已经爆发。

“双反”博弈

近几年中国进口多晶硅的数量和金额呈爆发式增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即使在行业不景气的2011年,中国仍进口多晶硅6.46万吨,同比增长36%,进口金额约为26亿美元。其中来自美国、韩国的多晶硅占据六成,来自韩国的进口同比增长高达90%。今年上半年,中国从美、韩进口的多晶硅数量仍然保持高增速,其中5月份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44%,韩国所占比例为24%。中国是韩国OCI、美国Hemlock等国际多晶硅巨头的主要出口市场,70%的韩国多晶硅产品出口中国。

商务部发起的“双反”调查缘于国内多家多晶硅企业在数月前向商务部提交的申请,这些企业包括保利协鑫、赛维LDK、大全新能源、洛阳中硅等,其产能在整个行业中约占七成。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进口量那么大,是因为美国为向中国出口多晶硅的企业提供补贴,降低了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美国和韩国的企业为了占领中国市场,又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对中国实施产品倾销。

2010年1月,美国政府对多家多晶硅制造企业进行补贴和减免税收,补贴金额从4400万美元到1.5亿美元不等。据业内人士介绍,韩国多晶硅领军企业OCI也享受韩国政府的最优惠税收待遇,并获得巨额优惠贷款及政府补贴。一位国内多晶硅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上市企业财报显示的多晶硅产品成本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单价还要高,有倾销的嫌疑。中国应该对美、韩的多晶硅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双反”在国际贸易中十分常见,中国的钢管、铜版纸等产品都曾遭遇国外的“双反”调查,部分产品最后被征收了很高的反倾销或反补贴税率。去年9月,由美国SolarWorld牵头的7家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请求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初裁结果,中国光伏产品被征收的“双反”税率合计在34.04%至254.69%之间。

国际知名太阳能企业挪威的REC公司认为,美国SolarWorld发起的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是中国此次对美多晶硅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的主要原因。从历史经验来看,征收“双反”税很容易引发贸易战,最后导致双方受损。同时,“双反”也是一把双刃剑。以多晶硅“双反”为例,如果最后裁定要对美、韩多晶硅产品征收高税率,那么国内多晶硅价格将反弹,利好国内多晶硅制造企业,不过也会因此影响光伏产业链下游企业的业绩。因此,国内一些以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为主的企业也在游说商务部不要对美、韩的多晶硅产品征收高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

谁能救赎?

虽然中国商务部的立案调查吸引了不少光伏企业的关注,但同时也有人对这个决定不以为然,有业内人士认为“双反”救不了中国的多晶硅企业。

从2011年9月至今,国内80%的多晶硅企业停产。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所长高宏玲表示,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半年,中国绝大多数的多晶硅企业将面临彻底倒闭的命运。

一位国内多晶硅行业领军企业的高管对笔者表示,美、韩多晶硅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只是造成国内多晶硅行业陷入困境的因素之一,中国多晶硅行业的困境需要从自身找原因。

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电池和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原材料,技术含量高、投资大。在2008年以前,国内多晶硅行业发展薄弱,而多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其进口价格曾一度高达400美元/千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多晶硅行业开始爆发式增长。2006-2011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从186吨增长到8.3万吨,翻了400多倍,直至产能严重过剩。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多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并且顶着新能源、新兴产业的光环,为了鼓励行业发展,2009年9月之前多晶硅项目的审批权不归属国家发改委,而是下放到地方政府。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还对一些重点扶持企业进行奖励。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各地的多晶硅项目如野草般疯长,行业显现出散乱的特点。直到2009年9月29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务院才出台文件把多晶硅定位为产业过剩行业之一,同时把新建项目的审批权收归国家发改委。

然而到了2010年,由于流动性过剩以及对太阳能项目发展的鼓励,市场骤然回暖,全球太阳能产量也在这一年迎来97.2%的爆发式增长,多晶硅产品又一次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据接受笔者采访的一位多晶硅企业员工说,公司2010年发的年终奖比全年工资还要高,这也是吸引他在2011年初从其他行业跳槽过来的主要原因。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个行业会在2011年再次走下坡路。就在2011年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明确了多晶硅项目的规模、能耗等关键性指标,并宣布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不过,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那一年,国内多晶硅总产能接近15万吨,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多晶硅生产第一大国,全球十大多晶硅企业中有四家是中国企业。

伴随产能过剩而来的,是多晶硅产品价格从2007年高峰时的每公斤400美元下降到如今的每公斤20美元左右。按照目前的设备成本和工艺水平,单线年产3000吨的多晶硅项目投资约为15亿20亿元,按照每公斤2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7元)计算,全年销售额仅为3.8亿元,亏损在所难免。

更重要的原因是,上述多晶硅企业高管表示,中国企业缺乏生产多晶硅产品的核心技术,整个行业仍停留在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的粗放式发展阶段。目前,多晶硅核心技术由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在内的六七家企业所掌握。中国企业尝试过多种渠道,但是仍然很难获得关键技术。国内多晶硅企业采用的基本都是从俄罗斯引进的“改良西门子法”,这一技术与美国、日本企业掌握的技术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对美、韩多晶硅产品进行“双反”调查,从表面上看只是贸易问题,但其背后揭示出的却是中国多晶硅行业自身发展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的发展依然遵循着中国大多数产业的发展模式:从无节制的野蛮生长到借由规模扩张降低成本,却始终缺乏核心技术。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相聚2021年慕尼黑电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