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 > 嵌入式开发 > 详情

跨界“造芯”,15家上市公司并购入局半导体行业

发布时间:2022-08-15 发布时间: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一触即发,随后出现的中兴事件为国人普及了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阿里、百度、腾讯、富士康、格力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入“造芯”阵营。


2019年,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实现自主可控成为半导体产业的首要任务,“造芯”阵营进一步扩大,手机、家电、安防、化工、军工、百货零售、房地产、互联网、人工智能、光伏等行业厂商纷纷跨界,入局半导体产业。

2020年,贸易摩擦仍在继续,疫情也悄然而至,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需求更加迫切,跨界“造芯”的趋势愈发明显,大批上市企业加速并购半导体厂商,或加入投资半导体产业链的行列。

通过并购,入局半导体

板凳要坐十年冷,曾经,半导体产业的高门槛将多数入局者阻隔,能屹立至今的老牌半导体企业无不是拥有深厚的产业积累,先进的技术以及充沛的资金。

由于芯片国产化迫在眉睫,资本市场对半导体企业的关注度迅速提升,大批非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涌入芯片行业,在缺乏技术支撑和产业积累的前提下,并购无疑是非半导体公司快速切入芯片市场的有效捷径。

曾几何时,闻泰科技收购了国际知名的功率半导体厂商安世半导体,并在资本市场上成功跨入千亿市值俱乐部;万业企业并购了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上海凯世通,成功向集成电路产业装备和材料领域转型;雅克科技陆续收购江苏先科、华飞电子、科美特等,从磷系阻燃剂领域成功切换至半导体材料领域,完成了赛道切换。

在A股,上述成功案例不胜枚举,且基本得到了资本市场上的认可。珠玉在前,大批非半导体行业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跨界“造芯”。

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2020年内有15家非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对半导体企业发起收购,其中,选择入局光刻胶、模拟芯片、滤波器、IC分销等领域的上市公司居多。

光刻胶、模拟芯片、滤波器、IC分销等标的受青睐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光刻胶、模拟芯片、滤波器都属于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对经验积累和技术人才依赖程度高,潜在拟进入者很难对上述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和仿制。因此,上述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长期被日本、欧美的专业公司垄断。

另一方面,上述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且未来增长空间广阔,而对于国内厂商而言,高端光刻胶、模拟芯片、滤波器产品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瓶颈。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业内对于供应链的安全却愈发担忧,光刻胶、模拟芯片、滤波器等芯片产品的国产化也迫在眉睫。

在此情况下,涉及到光刻胶、模拟芯片、滤波器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都受到热捧,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大批上市公司选择并购进入该领域也无可厚非。

与光刻胶、模拟芯片、滤波器领域不同,IC分销领域对技术的要求相对不高,但对资金、供应商与客户资源、现货储备能力等依赖很高,因此国内本土分销商数量众多,且分销规模普遍偏小,竞争较为激烈。

不过,相对其他环节的半导体厂商而言,IC分销企业具备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想要把营收做大并不是难事,既是向半导体行业转型,又能交出一份较为亮眼的财报。

当然,上市公司向半导体领域转型也并非通过并购一条路。

在A股上市公司中,包括翠微股份、露笑科技、协鑫集成、精测电子在内的企业选择通过设立子公司、投建半导体项目等方式,进军半导体行业。而上峰水泥、长飞光纤、嘉化能源、石英股份、立霸股份、索通发展、深康佳、华懋科技、英飞特、东方电子、矩子科技等众多企业选择参与设立半导体基金,在夯实主业的基础上,布局半导体业务。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CC-Link现场总线及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