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控制 > 工业自动化 > 详情

宗庆后亲自站台,娃哈哈机器人好大排场

发布时间:2020-05-26 发布时间:
|
伸出手臂,抓取,抬举,放下……只见一个身体上印着醒目的娃哈哈标志,长得像长颈鹿的大家伙,灵活地来回伸展手臂,轻松而精准地将一箱箱爽歪歪饮料码放整齐。


昨天,宗庆后带着四个机器人来到了上海,首次亮相国家顶级工业技术展。谈起娃哈哈,许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八宝粥和纯净水代言人自1999年就不曾改变的王力宏上。娃哈哈一直潜心在食品饮料行业精耕细作,其实,它在智能制造方面也一直走在前端。

 

 

娃哈哈的码垛机器人

每分钟能码30箱爽歪歪

宗庆后现身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可能让许多人有些意外。你或许不知道,今年7月,工信部公布了2015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全国共有46个项目入选,而娃哈哈食品饮料生产智能工厂名列其中,也是饮料行业唯一入选的示范项目。

事实上,在2011年以前,娃哈哈还只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彼时,工厂人工成本上升、人力资源紧张局面初显,国内工业机器人刚起步,宗庆后隐约觉得,工业机器人会是将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跟很多传统制造企业通过采购专业设备不同,宗庆后选择自主研发。这在全国饮料行业中,也仅此一家。不差钱的宗庆后轻描淡写地表示,“节约成本,而且比跟老外打交道方便嘛。”

宗庆后这个决定颇有些民族情怀。很快,娃哈哈机电研究院应运而生,宗庆后亲自出任院长,带着100多个专门从事工业机器人研发的技术人员,全情投身机器人产业。这是娃哈哈继食品饮料之外,眼下最重要的一块产业。

宗庆后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展会上首次亮相、长得像长颈鹿的大家伙叫娃哈哈码垛机器人,是2012年研发成功的。这种机器人每分钟能码完30箱爽歪歪,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正负0.5毫米。宗庆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1套机器人代替2个人工计算,目前娃哈哈有300余条饮料生产线,如对100条线完成机器人码垛改造,则以一个工人6万元/年的人力成本计算,则每年可直接节省人力成本1000万元/年以上。此外,宗庆后还带来了一台吸管投放机、饮料装箱机、封箱机等智能设备,而这些都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有人形容,宗庆后是亲力亲为勤奋苦干的苦行僧。的确,从最初承包校办工厂开始,宗庆后就没有享受过一天轻松。不过,始终跑在市场第一线,这也让他可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做出适当的决策。

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未来5年,娃哈哈变“智能工厂”

宗庆后告诉记者,现在,海宁的娃哈哈饮料生产线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一瓶饮料从吹瓶、灌装到包装、码垛,20多道工序都由机器自动完成,几个操作工人只是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而已。而即将在乔司建起的“智能工厂”,从下订单到生产到溯源,更是全都实现智能化。除了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外,他们还有一个“大数据脑袋”。

据了解,传统模式里,工厂与经销商的协作通常是这样的:经销商将所需的单品数量报给当地工厂,工厂接到订单后,所有员工齐上阵,下单生产、配送。周期长不说,中间还会有信息不对称的麻烦出现。

目前,娃哈哈已研发并构建除了一套新系统,用大数据对订单周期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今后,经销商们是这样下订单的:通过互联网下订单,系统自动根据用户的资金、信用等情况进行核控,对订单给予确认——系统对归集后的订单,根据产能、运费、交货时间等因素综合分析出最佳生产工厂,并将订单自动分派到全国相应的工厂安排生产——工厂按照客户订单进行按单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根据客户的信息进行喷码、标识,并自动进入到指定的仓库库位。这样做保证品质,监管经销商,还能节约人力,还能降低了10%以上的能源消耗。。

从最早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到后来引进单机自己集成自动化生产线,再到自行设计规划智能工厂,宗庆后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了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未来几年内,所有的娃哈哈工厂都变成‘智能工厂’。”宗庆后给记者畅想了未来的智能工厂:车间内,各种智能机器人快而有序地完成着流水作业,几个仅有的技术员工都待在中控室内。而宗庆后待在杭州总部的办公室里,就通过监控能看到全国各地工厂的运行数据。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变电运行现场技术知识问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