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 汽车分类 > 详情

一文详解自动驾驶的八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3-08-02 发布时间:
|

世界上第一辆动力机械汽车,是法国人N·J·居纽在1769年制造的蒸汽驱动三轮汽车。被视为古代交通运输(以人、畜或帆为动力)与近代交通运输(动力机械驱动)的分水岭。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研制成功的,并奠定了汽车设计基调,即使现在的汽车也跳不出这个框框。他于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专利局申请汽车发明的专利。因此,1886年1月29日被公认为是世界汽车的诞生日。

 

 

汽车的发展经过一百多年来的不断改进、创新,并得益于石油、钢铁、铝、化工、塑料、机械设备、电力、道路网、电子技术多种行业的支撑,成为今日这样具有多种型式、不同规格,广泛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多种领域的交通运输工具。

 

 

时至今日,出于各种原因,成熟的内燃机汽车技术,已经接近顶峰。接下来汽车发展不可避免的变成了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在极大程度上都可以看作在为自动驾驶最终到来而铺路。因此,自动驾驶完全可以看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我们能够看见传统车企、互联网公司、造车新势力等行业,不约而同的选择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同时,我们也可看见自动驾驶已经从噱头逐渐落地,比如在许多10多万元的车型中,也有L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搭载(仅可辅助驾驶)。

 

 

漫哥预计,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将在5年内大规模使用,许多新车上市将以L3级别自动驾驶为主打功能。在未来即将到来的情况下,有许多人对自动驾驶仍然不免存在部分误解,今天漫哥就科普一下。

 

误解一:只要是自动驾驶汽车,就无需人工操作。

 

 

目前,自动驾驶可以分为L0-L5五个等级:

L0为完全的人工操控,汽车仅提供简单的预警,比如倒车雷达;

L1可以为驾驶员提供简单的驾驶任务,比如定速巡航;

L2可实现部分的自动化,但仍需要驾驶员掌控方向盘,比如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功能,此级别可在高速路上实现简单的自动驾驶;

L3可实现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比如完成变道、观察红绿灯、观察路边人物,但需要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如科目三考试需要考官监管;

L4可当做新手司机,可进行简单的自我决策,于限定区域行驶可无需人类操作;

L5可当做人类的司机,完全的自动化,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决策。

 

 

由此可见,到了L4级别自动驾驶之前仍然需要人工干预,在此警示各位消费者,大部分车辆所搭载的只是L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仅是辅助驾驶!千万别学抖音网红那些"睡大觉式"的驾驶方式!

误解二:哪怕自动驾驶已经成熟,也会因为没有驾驶乐趣而不能实行

 

 

其实,自动驾驶不代表车企会取消方向盘,去阻止车主自主驾驶车辆。并且,也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追求驾驶乐趣,君不见没有驾驶乐趣的SUV车型在我国如此火热。况且,自动驾驶只是给了车主多一个选择,打个比方,如果经历过高速4个小时以上的堵车,恰好又体验过ACC自适应巡航,相信下辆车也会考虑该配置。而选择了ACC自适应巡航配置的同时,并不影响你在其他路段的驾驶乐趣。


误解三:自动驾驶汽车网络不够安全,容易被黑客接管操控

 

 

其实,对于自动驾驶车辆来说,车企一定回做好充分的安全防御措施才会推出市场,支付宝都能保证资金安全,我们又何必去怀疑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呢?退一步来讲,在未来的万物互联的社会中,通信技术必将更为注重安全性,如即将到来的5G技术相比4G技术的安全性,就有了极大的提升。其实盗贼最担心的是违法成本,而互联时代,追查线索远比传统社会简单,越智能的汽车,盗贼越不敢动手脚。

 

误解四:自动驾驶车辆,并不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就目前来看,机器远比人工稳定准确,不会因为疲劳、心情产生误操作。你可以坚持认为机器不靠谱,但从概率上看,人工操作其实才是最不靠谱的那个。以谷歌自动驾驶汽车试验来看,在其超20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跟踪中发现,所发生的16起事故皆为人为因素。


误解五:自动驾驶技术特别昂贵,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大多数产品都有一个边际效应,特别是对于需要投入大规模研发资金的产品来说,边际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当自动驾驶功能大规模使用,其成本必然会进一步降低,让巨额研发资金平摊至每一辆车型中,所以它只会越来越便宜。

 


1939年发明的车载冷空调,因为价格(约占普通人年收入的20%)和维护成本太高,在当年很多人买得起车却装不起空调(这就是《绿皮书》中两位主演,大热天车里也总是开着窗的原因)。而现在,空调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标配。


误解六:只要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就可随时上路

 

 

 

在当下,困扰自动驾驶技术的是"法规",比如奥迪A8就搭载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但仅能在部分国家地区获准上路。其实也不难理解,设想当紧急情况发生且无法刹停的时候,自动驾驶汽车该保证车内人员安全,是选择撞向马路边的行人,还是选择行人安全从而选择撞上障碍物?这就变成了一个社会伦理问题。如果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法,自动驾驶功能或将难以正式实现。

 


另外,高精度立体地图也是一个关键。漫哥之前在重庆驾车,两个右转路口仅相隔5米,转向错误就多绕路半小时。而同一个垂直位置,连立交、高架桥什么的就有四五层路面,一旦定位出错,车辆自动在笔直的高架桥上选择拐弯,那怎么办?所以,在高精度立体地图以及精准定位出来之前,纯自动驾驶仍然只是理论上的可能。


误解七:燃油驱动将是自动驾驶主流驱动方式

 

 

漫哥认为,电机是最适合自动驾驶的驱动方式。原因在于,电机相比燃油机有更好的动力响应性,从而给予自动驾驶的运算更好的反应。设想一下,当系统判定需要变道或者需要超车时,电机的高响应性就能得到很好利用,可有效提升行驶安全性。同时,当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之时,充电、续航早已不再是难题。


误解八:自动驾驶车辆的设计,与普通车辆并无差异

 

 

差异必然会有,至于朝着那种方式设计,暂时谁也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就如同,曾经谁能预想到4G技术的到来,导致消费者接受的信息增加,从而促进手机向大屏、全面屏发展。但漫哥预计,汽车内部空间必将更灵活,如前座位可向后转向,或座舱可变为移动的办公的地点、搭载有咖啡机等设施。与此同时,当下的车内大屏也将进一步延续,主要目的是给车内乘客提供更丰富的娱乐信息。


总之,任何新鲜事物到来之前都有各种猜想,但咱们可以通过已知的信息和经验去推断,它们无一例外的会带来更便利、更舒适的体验。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电动汽车是否可以加装增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