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电子 > 汽车分类 > 详情

自动驾驶都在抢跑,这些职业首当其冲

发布时间:2022-04-02 发布时间:
|

快递小哥(含外卖小哥)成为市场的关注点有很多方面的原因,辛苦、辛劳,不遵守交通规则,抢时间,信息传递和失窃,“高收入”等等标签化之后是市场开始对于快递业的关注,而几大快递巨头的上市,尤其是顺丰的上市让市场也看到了快递业蕴含的巨大发展机会。一度时间,菜鸟和丰巢的“二选一”竞争也让我们看到技术延伸之后,市场的争夺也在向后台转移。如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式发展,会不会率先冲击的就是快递行业?

 

无人驾驶都在抢跑

众所周知,无人驾驶的技术研发和巨头投入一直处于快车道中,不断地搏杀和相互竞速,这也促成这个行业的发展或许会超越我们的预期,快速切入市场,进而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影响。比如无人驾驶送货车的出现,或许能够在阶段性的区域内替代现有的快递小哥。我们可以设想的场景是,无人驾驶的快递汽车拉着用户购买的产品(货物)送到你的小区楼下的智能柜子中,当然,无论是丰巢还是菜鸟的柜子,都可以用机器人自身打开柜子存放货物,然后系统后台自动给用户发送验证码到手机终端,用户回家之后直接在智能柜子里就可以取到自己的货物。貌似并不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信息被快递人员看到或者泄露,一旦出现泄露问题,那就是平台自身的问题了。智能链条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闭环,当然,背后的数据存储和积累也是平台最大的财富之一了。

 

 

这样的场景或许不再太遥远了。因为现在的无人送货小车已经开始出现,并悄然布局市场了。当然,这一次还是以谷歌为系统支持的一种应用。不过,也有更多的AI企业试图抢占更多的市场机会。我们关注到,在硅谷也已经有公司开始使用这种技术进行货物配送了。硅谷初创公司Nuro近期刚推出的一款无人驾驶汽车用于配送包裹。Nuro欲以携手亚马逊、UPS快递和所有希望建立电子商务的零售商来打开市场,Nuro联合创始人Dave Ferguson表示:“我觉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配送任何东西。我们喜欢称它为本地传送服务。”

 

 

Nuro的无人配送车重约680公斤,其中大部分重量来自为电动引擎提供能量的电池组。这辆车的长度和高度与传统SUV大致相同,但宽度只有1米。每辆配车都将采用模块化的定制内部设计,可以运送约113公斤的货物。杂货商可以选择货架和冷藏设备;干洗店可以安装挂衣架;而电商平台Craigslist也需要两个空货舱和几条固定带。此外,我们也关注到,福特也已经与达美乐测试配送披萨的自动驾驶汽车。2018年1月,丰田在拉斯维加斯推出了自动驾驶配送汽车,名为e-Palette的未来造型配送货车已经与亚马逊和必胜客建立了合作关系。雷诺-日产计划在2018年9月推出一款无人驾驶配送货车。

 

 

支撑平台之争还是巨头真正在意的关键

近日,谷歌正式宣布:将在2018年商业化其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谷歌表示,2018年再次生产数千辆自动驾驶汽车,投入到出租车运营中去。去年11月,谷歌投入的试运营车辆是500辆,不到三个月时间,又增加了数倍;按照这个速度,未来街市上跑得都是无人驾驶车也未可知了。

 

按照技术积累的原理来看,谷歌能够有那么多无人驾驶车上路,说明谷歌无人驾驶的技术积累已经可以应对目前多变的道路交通“障碍”,能够到了实际运用阶段了。而这密密麻麻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上路,也将给谷歌提供大量的数据反馈,让其技术迅速改进。谷歌很快也将突破法律屏障。人类司机大约每行驶1—2亿英里的概率里会撞死一个人,因此,业界认为自动驾驶系统测试里程需要到2亿英里,才能证明其安全性。

 

谷歌在今年商业化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那么,无人驾驶或许就是下一波科技革命的风口。可以预计的是,以后的汽车,其实更多是一个电脑+四个轮子。汽车本身就是自己的司机,自己找路开车到目的地;汽车也将是一个小型办公室+购物中心+娱乐场所。你可以想象到的场景或许都可以出现。这已经是一整套智能系统。无人驾驶技术,就是智能汽车的底层操作系统,就像安卓是手机的底层操作系统一样。谁掌握了无人驾驶技术并率先将之商用,谁就将占领整个汽车产业和出行产业的制高点,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绝对霸主。

 

国内百度无疑也是这也的巨无霸企业,因为对中国交通和市场的熟稔,以及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这个市场无疑也是百度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未来这个市场的竞争或许会更加激烈。

 

我们同时也看到,近日有消息称,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自动驾驶部门Waymo与汽车公司菲亚特克莱斯勒(FCA)达成协议,将购入约1000台型号为Pacifica的面包车,并将于2018年底开始首次交付,该批车辆将用于开展无人出租车服务。Waymo早在2016年5月便开始与FCA合作,到2017年底共交付600辆Pacifica型号面包车,该车型为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型,Waymo与FCA的工程师直接合作在车中加入了自动驾驶的各项技术,该部分车型已经用于Early Rider计划,该计划面向大众开放。不过,FCA是拥有无人驾驶技术的科技巨头,与宝马、英特尔和Mobileye有无人驾驶相关的合作关系,并非只有和谷歌独家合作。

 

 

除了快递小哥,长途车司机也“危机四伏”?

其实无人驾驶的另一个重点研发的区域就是卡车无人驾驶,特斯拉之前也在推广自己的卡车无人驾驶技术,并且得到了沃尔玛等企业的订单支持。此外,我们也关注到,富国俱乐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旗下智库“国际运输论坛”(ITF)的前秘书长何塞?维加斯表示:“未来10年内,无人驾驶卡车在很多道路上可能成为常态。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很多地区正在进行无人驾驶卡车的公共道路测试。卡车制造商正在投入巨资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同时许多国家的政府在积极审议他们的监管规定”。

 

据悉,沃尔沃集团的一辆全自动驾驶卡车已经在瑞典克里斯蒂内伯格的一个矿区运行。最近,该公司还在中国展示了一辆完全无人驾驶的卡车,它可以在无需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在投递中心之间行驶。对于卡车制造商及其从事货运业务的客户来说,不再需要司机,显然这会给微利的货运行业带来巨大好处。众所周知,劳动力成本在公路货物运输总成本中的占比颇高,如果将来可以减少这部分支出,那么对运输公司无疑是一个利好。

 

更主要的是,自动驾驶卡车可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合格卡车司机长期短缺。行业在总体上一直面临司机招聘难的问题,长时间离家在外、在高速公路上连续好几个小时的单调乏味的驾驶让潜在雇员望而却步。而自动驾驶车辆无疑将有助于运输行业应对全球许多地区目前存在的司机短缺问题。或许完全自动驾驶卡车还有一个时间过渡期,但是卡车在司机的辅助下在一部分时间自动驾驶无疑还是非常临近的,这对分担长途运输中司机的疲乏也是非常有助益的。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双积分"政策上马.2018年新能源汽车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