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电子 > 汽车分类 > 详情

ADAS系统疯狂遭吐槽,厂商们大多都在“炒作”?

发布时间:2020-07-10 发布时间:
|

1皮毛化 商业化

ADAS驾驶辅助系统是利用各种的传感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感知周围的环境,通过算法与分析,提示驾驶者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危险,从而提高行车安全的系统。近几年,ADAS的应用突飞猛进,许多车载电子产品如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都装配该系统,但是ADAS系统并不被消费者买账,觉得花了冤枉钱,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这其中的原因。

 

目前一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的卖点,不得已把ADAS系统“塞进”自己的产品,产品摇身一变,安全性又提升了一大截,宣传环节再添油加醋,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这些厂商是为了更好的销售而增加ADAS系统,从出发点就给产品定了性。这些产品的ADAS系统通常只有前车碰撞预警(FCW)和车道偏离预警(LDW),这两种预警实现并不难,通过摄像头,经过一定的算法就可以实现。跟行车记录共享一个摄像头,只是增加了一些算法,产品的成本几乎没有影响。目前市面上一些500元左右的行车记录仪就具有ADAS系统,原理同上所说,ADAS系统的精密度和严谨性没有保障,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误报、漏报的情况。

 

其实ADAS系统包括很多种,而这些产品只是利用最简单最好实现的两种,这是厂商对ADAS技术方面肤浅的表现;从厂家的初衷来看,ADAS是产品的噱头,为了产品有个好的销量,这是商业化过度的结果。

 

2技术发展尚不成熟

后装占比大 匹配度低

目前ADAS系统上车还主要集中在后装市场,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后装车机等车载产品都是后装ADAS的载体。而整车出厂就具有ADAS系统的多是中高级及以上的汽车,汽车价格高,市场占有率低,也是导致后装市场火热的原因。

 

 

以智能后视镜来说,具有ADAS辅助系统,功能也足够丰富,但与汽车的关联却没有,不能连接CAN总线或OBD,所以对车辆的控制也不存在,跟车辆的匹配程度低。一些整车厂能够实现的辅助功能后装ADAS却无能为力,如适路性车灯系统、盲点监测系统等。

 

技术发展不成熟

ADAS系统技术的核心四大件是:摄像头、雷达、芯片和软件算法。拿雷达为例,分为激光雷达、红外雷达、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多种,而完整成熟的ADAS需要多种雷达协同配合而成,有的是技术需要突破,有的是产品成本过高。而之前一些媒体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计算逻辑提问:“危险发生时是撞车还是撞人?”所以,ADAS系统的逻辑也是重中之重,属于根本性问题。

 

 

编辑点评:ADAS包括盲点侦测系统、支持型停车辅助系统、后方碰撞警示系统、偏离车道警示系统、缓解撞击刹车系统、适路性车灯系统、夜视系统、主动车距控制巡航系统、碰撞预防系统、停车辅助系统。一些厂商为了挣钱将ADAS系统滥竽充数,以次充好;而后装ADAS具有先天的略势,与汽车匹配程度低加之许多技术和逻辑因素不成熟,导致现在的ADAS系统使用效果并不好。ADAS不久的将来会更加完善,不过目前阶段您开车还是要提起12分的警惕!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汽车制造行业对电感式传感器的优化选择 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