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制造 > 半导体生产 > 详情

张忠谋出山再任CEO 分析称为投资人意志所致

发布时间:2020-06-03 发布时间:
|

      78岁的张忠谋恐怕从没有想到,创始人回归的故事,有朝一日,竟然也会在他一手缔造的台积电上演。

  6月11日,这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企业董事会召开了第11届第1次会议。全体董事一致推举张忠谋续任董事长、曾繁城续任副董事长。并宣布了两项重大人事任命。

  第一项是,董事会决定重新聘请张忠谋担任公司CEO,同时兼任现有董事长职位。另一项任命,所涉人士自然是失去CEO一职的蔡力行了。公告显示,他将担任台积电新事业组织总经理,并向张忠谋直接汇报。两项任命6月12日起正式生效。

  创始人出山

  6月11日,台积电总部发言人曾晋皓对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他透露:“下午6点左右,公司会有一个说明会,暂时没时间接受采访。”

  这可以说是2009年半导体代工界一次重大人事调整了。而台积电人的心里,恐怕更是韵味丛生。

  因为4年前的5月10日,做了18年董事长兼CEO的张忠谋,卸去了CEO职位,转向幕后。而蔡力行则成为他的接替者。这一调整,当时被视为高管接班的最合理安排。

  蔡力行曾在惠普美国总部任职8年。1989年经台积电副董事长曾繁城引荐加入公司,一路从普通技术人员升迁到最高决策层。在他上任时,张忠谋高度评价他说:“能力与经验十分优秀,是台积电公司下一任总执行长的不二人选。”

  那时业界也以为张忠谋由此将退隐幕后,云游山水。没想到4年后又回来了。

  张忠谋本人未在公告中透露任何回归理由,倒是再次高度评价了蔡力行4年的业绩。并强调,公司正在开拓新的成长契机,需要最优秀的经理人来负责,期待蔡力行全力投入,为公司奠定新的成长基础。

  蔡力行显然毫无怨言,他迎合着创始人的话强调,很荣幸被赋予新机会与新挑战,并将“全力以赴”。[page]

  重掌大权或为压力所致

  “第一感觉,像是联想集团前段时间的人事调整。”半导体产业研究专家、semi中国高级顾问莫大康对记者表示,张忠谋之于蔡力行,就如柳传志之于杨元庆,到了需要“送一程”的时候。

  一家竞争对手的传播人士表示,创始人回归,这可能与台积电半年多来的业绩表现有关,蔡力行算是被赶下去了。去年第三季度,台积电业绩还算亮丽,第四季度净利却创下6年来最低。而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更是创下近8年来最低,衰退95%。这一表现,迫使这家曾声明不会裁员的巨头无奈辞退了几百名员工。

  这也许是创始人回归、蔡力行下课的背景。不过,莫大康认为,这种猜测有些缺乏道理,台积电的日子比几年前难堪,不过这是危机时期,对手们的日子更难堪,截至目前,台积电几乎占据着全球一半以上的代工份额。

  “张忠谋回归,更像是投资人的压力所致。”莫大康说,之前,台积电的毛利率高达46%,如今下滑许多,投资人肯定希望能借助眼下正在复苏的局面,重回高利润局面。

  市场确实在转好。张忠谋6月10日公开表示,过去两个月订单超乎预期,他认为最坏的状况已经过去。但是,由于半导体产业已是民生工业,很难再度爆炸性增长,未来可能在5%至6%。

  这种局面下,蔡力行为何仍被调整到新业务部呢?业内猜测,或与去年裁员导致员工游行抗议有关,前不久张忠谋答应他们全部回来,但这已损害公司形象,或许只有他本人出来,才能化解不利。

  曾晋皓对猜测不作评价。他强调,公司新业务早已规划,蔡力行可谓是目前最合适的领军人。记者获悉,新业务或围绕光伏、微机电、LED等领域布局。

  不过,记者获悉,此前,台积电松江厂厂长赵应诚已被调回总部,担任新业务负责人。

  但一个难以回避的细节是,台积电创始人回归与联想不同,后者一案,杨元庆仍在PC主业,而蔡力行却离开原来领域,这一变动,或许意味着,等到张忠谋某一天再度退居幕后,蔡重回CEO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4年前,从英特尔跳槽而来的陈俊圣一度也是CEO人选的有力竞争者。如今,陈俊圣已经是台积电全球业务兼营销副总裁,手中掌握着公司最核心的业务资源。[page]

  创始人回归:救心之旅

  想不到78岁高龄的张忠谋也回来了。

  显然,如果不是受困于全球性经济危机,他是用不着回来的。从笔者去年采访包括他在内的高管层经历,以及去年至今的口风差异,台积电虽早有预见,但仍然有点小视了金融危机的演变。

  还好,张忠谋的回归早有市场底色映衬:前不久,柳传志也回来了,郭台铭、施崇棠等大佬,也打消了退居幕后的念头,也算回来了。郭台铭甚至表示,股票不回高点,他就继续干下去。

  但上述创始人回归,真能在业绩层面产生立竿见影之效吗?笔者不太相信。因为,与2001年的网络泡沫危机比较,这场危机无论原因还是深广度,都大有不同。如果说前者属于集束炸弹,后者就是原子弹的威力了。

  这场危机来临造成的极度恐慌,产生了一种集体性的“寒蝉效应”,可谓处处“唇亡齿寒”。而不是某一家企业的策略失误问题。

  比如说,多年前,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回归,最后成功,但那时并无经济危机之说,而只是其企业战略失误所致。他那时的回归,之所以成功,更像是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下,商业模式的成功。

  但现在的问题是,台积电、联想等公司的眼前压力,并非蔡力行、杨元庆等人的战略失误,他们对抗的是全球性危机。而张忠谋、柳传志等人的回归,更像是一个企业,为了自救,而进行的全部资源大动员。这是一场全面对抗危机的行动。

  因此,创始人回归案虽然很多,但与乔布斯、戴尔的回归相比,张忠谋、柳传志的回归虽以拯救业绩为旗号,更像是救助信心,包括员工、投资人、公众的信心。或者说,它属于“救心”之旅。

  至于回归功效,笔者认为,那要视这场危机的走势。如果它突然停止弥漫,张忠谋、柳传志等人,一定会有创始人特有的自豪感,如果它继续弥漫,那我们可能要继续等待他们的笑容了。[page]

  其人其事

  全美最好三所学校 都给他读遍了

  张忠谋,台积电公司创始人,人称“芯片大王”。1931年生于浙江宁波。1949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硕士和斯坦福大学电机系博士学位。

  在美国,张忠谋大学本科念的是哈佛大学,硕士上的是MIT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读的是斯坦福大学,全美国最好的三所学校都给他读遍了。

  他自传里有一段话说,在他读的那么多书当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大一下学期所修的一门课——古典英美文学导读。

  他说那时候刚刚到美国,英文还不太懂,就开始念英美古典文学,念莎士比亚、罗马史诗、荷马史诗,就好比一个外国人刚到中国,大学一年级就给他读孟子、诗经一样。所以他念得很辛苦。结果就是因为他修读了这门课,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让他产生了一种对人的关怀与关注。他认为这是他在整个求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课。

  27岁那年,作为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硕士生,他与半导体开山鼻祖、英特尔公司创办人摩尔同时踏入半导体业,与集成电路发明人杰克-科比同时进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

  1972年,先后就任德州仪器公司副总裁和资深副总裁,是最早进入美国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华人。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争做世界第一。

  1985年,辞去在美国的高薪职位返回中国台湾,出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为台岛半导体业的崛起和产业升级贡献卓著。

  第二年,张忠谋创建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积电公司,并迅速发展为半导体业的领头羊。

  张忠谋在台积电是出名的严格。人家和他开会经常要带着胃药,因为几个问题问下来,就会出一身冷汗,他会把报告“啪”地甩出去,自己捡。

  可是事实上他是一个右脑非常发达,对人特别有感觉、特别有感情的人。也只有右脑发达的人才会去念英美古典文学,才会那么容易感动,才会那么有感触。

  因其在半导体业的突出贡献,张忠谋被美国媒体评为半导体业50年历史上最有贡献人士之一和全球最佳经理人之一。国际媒体称他是“一个让对手发抖的人”。

  2005年5月11日台积电宣布,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忠谋将辞去CEO一职,这一职务将由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长蔡力行兼任。那年张忠谋已经73岁。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异构集成与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