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 > 技术百科 > 详情

把握云计算脉搏 引领云时代到来

发布时间:2020-06-10 发布时间:
|

      2009年5月22日,北京。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承办、澳信传媒IT168网站协办的“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在中国大饭店隆重召开,这是国内首次针对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前沿科技——云计算进行深入探讨的大型论坛。本届论坛的目的是为了解析云计算本质及发展趋势,交流国内外云计算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云计算应用的实践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及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的科学家、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移动、思杰、CORDYS、EMC、IBM、Intel、联想、微软和友友新创等国内外IT企业的专家参会并发表了重要演讲并进行了产品演示。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部门的官员、院士、专家、首席信息官、云计算科研人员、软件工程师在内的1100多名专业人士出席了本届云计算大会。

      “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中国科协、中国计算机学会、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中国委员会等部门机构的指导与支持。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出席本次论坛并先后发表讲话,对于云计算推动产业变革与创新的趋势表示认可,并赞同和鼓励业界召开这样的盛会来探讨云计算的概念、应用与产业变革。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大会组委会主席刘汝林出席本次论坛,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王玉生、刘明亮一同出席参加上午的主论坛。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委会秘书长林润华主持。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讲话中精辟地总结了“云计算”存在的四大理由:“全球数字传输网络有足够的带宽,计算机有超高速运算和超级存储能力,全球存在海量的信息资源,再加上广泛的分布且离散的中小型用户的需求。一个有技术基础,又有市场拉动的‘云计算’服务模式被催生。”

      工业与信息化部娄勤俭副部长在主题讲话中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云计算的诞生与发展必然:“计算能力经历了最早的集中式,到分布式,到网络环境的发展,人们从单一计算机的计算需求,到整个计算效能发挥的追求,是在推动计算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德毅则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对云计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认为从图灵计算谈到网络计算,是一个计算领域的巨大的进步,而“云计算”可能是让计算和服务能够为更多百姓享用的新趋势。

      “IT产业正从PC走向互联网,IT界的应用未来都将以数据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亚勤博士将IT界的变化总结为三个中心五个基本点,他认为云计算要成功,如果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只是物理资源和数据,不会持久。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平台。微软目前倾力打造的蓝天操作系统就是基于此进行的探索。

      同样的,IBM描绘的“智慧星球”远景同样令人期待,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向大家展示了IBM对云计算的理解。他认为,“云计算不光是IT计算,更重要的是平台能力,并且在平台上面可以构建应用。”不久前,IBM和无锡政府建立全球第一个商用的云计算中心,为当地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提供了实际的服务。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作为国内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头羊,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晓庆认为,云计算商业性的背后,运行和维护变成了运营级的管理和服务这将是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和产业链、产业化,从政府、从运营商,从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高校联系起来,对它进行产品化的研究。”他提出一个观点:基于开源技术,积极建造开放性云计算平台。对于云平台的开放性,王阳也在演讲中提到“必须坚持开放的标准”,因为“云”不只有一朵,多个“云”之间的互联协作将云计算发挥出更大的效率。“大企业内部的云和公共计算平台的融合会有很多好处。”联想集团CTO贺志强从复杂的专业技术谈到浅显的成本节约和绿色IT,而云之于联想更大的机遇还在于“云计算服务终端”所带来的广阔天地。[page]

      上午主论坛现场最为活跃和吸引人部分,是主题演讲之后的圆桌论坛。圆桌论坛由澳信传媒CEO王超主持,参加互动讨论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EMC公司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范承工、友友新创系统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姚宏宇和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软件与服务事业部首席研发官杨诚。讨论以云计算的本质及其影响为导向,就云计算究竟是什么、云计算对于用户将产生哪些影响、云计算厂商在做哪些事情改变着互联网的发展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间,主持人与嘉宾妙语连珠,Intel杨诚形容云计算:“因为不贵,所以珍贵;因为不繁,所以非凡”;EMC范承工借用李德毅院士一句充满诗意的话来形容云计算:“远观有形,近观无边”。再加上现场手机短信互动,极大地调动了与会人员的活跃度,将现场气氛带到了一个高潮。

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圆桌讨论

      澳信传媒CEO王超用精彩的论调做了上午主会场的结语:“IT产业一直是通过理念的创新创造需求,然后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的创新相比,IT领域的创新是最具有普惠意义的,可以惠及所有的用户。业界各方关注云计算,意味着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正是一个新的创新存活的前提也是基础……虽然不是很多人都能成功,但是肯定有一批人成功!”

      如果说上午的主论坛是专家论道,那么下午的分论坛则是将问题和内容细化开来讨论。分论坛包括“虚拟化与云存储”、“云计算平台与服务”、“云计算与SaaS”,这三个分论坛对云计算及其对信息产业和社会的影响进行了专题研讨。

      在“虚拟化与云存储”分论坛上,来自思杰、EMC、英特尔等厂商的专家就虚拟化、高效能云服务器以及云存储做了演讲;而来自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专家则从学术上对目前虚拟化和云存储的发展趋势做了报告;IDC的高级分析师则从统计的角度,对整个互联网大势和云存储的发展现状做了归纳。

      在“云计算平台与服务”论坛上,IBM、微软和中国移动分别就各自的云产品做了技术讲解,包括IBM的蓝云、微软的Azure云计算操作系统以及中国移动的Big Cloud云平台;而解放军理工大学的教授则将云计算和当下火热的3G无线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对云平台做了拓展性的讲演;友友新创公司则代表新兴的国内云计算厂商,从独辟蹊径的云计算中间件出发,挖掘云计算更适于国人的另一片市场空间。

      “云计算与SaaS”分论坛将重点放在了应用,由7家企业总经理或主管组成的圆桌会议就云计算的商业机遇展开讨论,并将云计算与SaaS的区别做了剖析。此外还有Cordys公司以及英孚教育公司就SaaS的应用实践做了主题演讲。

      在“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上,除了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及三大分论坛之外,还有云计算的展示区,各研究机构和厂商还在论坛会场外2000平米的大厅中展示了一些成型的云计算产品,并就实际解决方案做了演示。与会的1100多位来自各界的观众与嘉宾,通过参观展示区对云计算的应用与未来有了更为具象的理解与认知。

      本届云计算中国论坛为中国云计算之路铺设了第一块砖。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新发展,云计算的核心却是将某一个或某几个数据中心的IT软硬件资源虚拟化之后,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以租用计算资源为形式的服务,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量来付费,而不再需要象以往那样花费巨额成本来构建自己“大而全”、“小而全”的IT信息系统。因此,云计算是虚拟化、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公共计算、WEB 2.0、SaaS等众多新技术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以按需租用IT资源为核心的新型业务模式。这些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将对未来电子信息领域的软件产业以及硬件产业来说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将会波及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架构以及中间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服务在内的诸多领域,从而开创一种全新的IT应用前景。[page]

附录: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将出席本次云计算中国论坛并致辞。以下是吴理事长致辞的部分内容,更多关于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的报道,请继续关于IT168为您带来的报导。

  吴基传理事长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电子学会对“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领导和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就“云计算”在我国召开这样的论坛还是第一次,这也是由于近两年多来,“云计算”相关概念和技术发展的走向及其影响,在世界学术界、产业界、信息网络运营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国电子学会在去年为便于专家研究、探索这一问题,专门成立了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该专家委员会组织了多次有关“云计算”的研讨,在此基础上筹备召开本次论坛,其目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学术研讨的平台,就“云计算”的概念、内涵、结构、发展方向,以及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和对信息与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及关联等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各位专家充分发表意见。以科学精神对待科学问题,广为探讨寻求对“云计算”的产生、发展、应用,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造福人类,这也是我们这次论坛的目的。

  “云计算”在当今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我想是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首先,全球数字传输网络有足够的带宽;其次,计算机有超高速运算和超级存储能力;第三,全球存在海量的信息资源;第四,全球或者某一个区域存在着广泛的分布且离散的中小型用户,他们需要信息服务,又不想自己建立且没有必要建立单独的信息处理和存储系统,迫切需要利用社会充足的富余资源为其服务,实现即用即付费的业务服务模式。这样,一个有技术基础,又有市场拉动的“云计算”服务模式被催生。

  当然实现这一目的还有许多理论及实践问题需要研发解决,如“云计算”这一服务平台如何构建;人、机界面如何衔接;新的终端及系统与现有的网络及系统如何兼容;信息流向的智能化与信息安全如何确定;如何实现即用即付费的商业模式,等等,都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地进行深入研讨。我相信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有众多专家的积极参与,同时,在全球正面临对此问题进行同样热烈研讨中,我们的专家和行业内的同仁们一定会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我们中国电子学会将一如既往地为推动电子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懈努力,在学会这个层面,为各位专家、代表、同仁作好服务。

  最后,祝首届“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page]

中国电子学会以及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

  中国电子学会(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是由电子信息界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依法登记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的全国性法人社团,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挂靠在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电子学会于1962年在北京成立,现在拥有个人会员10万余人,团体会员600多个,专业分会44个,8个工作委员会,1个编委会和一个百人的办事机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地方学会组织。

  为了落实中国科协提出的“三个服务一加强”工作方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指出,在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的形势下,有必要依托国内外产学研用各方面专家资源,加强对前沿科技的交流与探讨,以便更加清晰把握科技发展方向,抓住产业发展机会,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为跟踪国内外云计算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加强云计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从而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建议,早在2008年11月中国电子学会就成立了“云计算专家委员会”,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为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任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总裁叶天正、华北计算所所长刘爱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为副主任委员,聘任国内外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聘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林润华为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学会学术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董凯虹、陈桂生博士为副秘书长。

  已经成立的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将充分发挥专家资源,跟踪国内外云计算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加强云计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建议。该专家委员会将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一) 跟踪国内外云计算科技研究和产业发展趋势,团结和组织从事云计算科技研究和应用的专家,开展云计算相关领域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合作。

(二) 尊重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专利,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的科技氛围。

(三) 通过会议、网络媒体宣传等多种活动方式,正确引导和宣传云计算相关科技知识及发展方向。

(四) 重视领域人才培养,创造人才合理流动条件,大力培养青年人才,造就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为该领域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五) 积极参与各个层面的决策咨询,为科技规划、科研立项、应用推广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六) 参与制定云计算技术产业规范:根据云计算技术发展和应用需要,组织、制定、完善、实施云计算相关技术和产业规范。

(七) 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为企业提供高水平、实用性强的技术培训,例如CMM培训、项目经理培训、系统分析员培训等。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看业界大佬们如何看待未来趋势!智能制造?健康医疗?新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