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 > 技术百科 > 详情

中国标准仍在襁褓中,LED企业先行蹒跚学步

发布时间:2020-06-19 发布时间:
|
  LED在2010年出尽风头,世博园、亚运会处处闪耀着LED照明的光芒,各大卖场中LED电视热 卖,十城万盏项目也已经推广至21个城市,毋庸置疑LED是眼下电子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仅1年时间,LED的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7亿美元跃至2010年的10.7亿美元。梦幻式的增长速度,吸引众多企业加入到“十城万盏”所掀起的LED 热潮中,其中鱼龙混杂,LED品质良莠不齐。


王文峰:各国标准不一对于LED产业的发展有利有弊

  由于LED照明市场刚起步,缺乏统一的接口和规格,产品之间的兼容性较欠缺,导致LED照明出现故障之后的维修困难重重,在LED普及的道路上形成不少障碍。伟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王文峰指出,LED的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生产, 同一规格的LED不同厂家的产品性能或某些参数不一样。

  “客户和我们对产品的理解往往有偏差,由于规范的缺失造成客户对我们产生不信任感。”王文峰就曾经遇到客户提出样品申请,只是对特别强调某一参数,如功率,待提交了样品之后,却发现产品在其他参数如光通量、色温、显色系数等方面不能与客户的产品匹配,导致产品选型失误。

  面对终端客户对功率、LED数量、模组化等技术多种多样的需求,上海蓝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徐琴指出,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对于LED制造厂商而言增加了很多的规格,而无法批量生产、备库存,势必延长了交货周期,或是为了赶交期使产品品质下降,这些都是标准的缺失容易引起的问题。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LED作为新兴科技,自身发光效率、散热、色温、亮度、照度等指标仍不稳定,一旦缺乏相应的法规规范市场就会招致市场陷入无序的混乱状态,从而阻碍LED产业的健康发展。王文峰感叹,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规范管理市场,质量评价没有依据,市场上LED相关产品种类繁多,同是5W的LED流明却相差甚远。市面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产品,质次价高或以次充好的现象层出不穷。伟德国际的代理的韩国Amotech的LED属于大功率高端产品,产品性能稳定性远优于同类产品,而标准的缺失不能凸显产品的优势,令其失去产品应有的竞争力。

  游戏规则出台,LED市场面临洗牌

  和半导体行业起步晚的先天不足相类似,中国LED照明产业虽然握有大把LED下游产品应用市场和全球1/5人口的庞大消费能力,但在LED技术上仍扮演着跟随者的角色,因此也限定了中国LED相关标准的制定。

  全国LED专业委员会主任郑浩闻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之所以经历多次的“试点工程”、“示范工程”后,到现在为止大多的工程都还属于小规模的试用阶段,其原因就在于技术和市场的成熟度尚未明朗化,然而市场的不明朗化就源自技术的不确定性。而技术长期的不确定性来自于LED照明和显示都没有自己合适的标准,没有自己的标准就无法凸现出LED产品的优势和特性;也由于LED没有自己的标准,所以在政府采购时就难以有验收标准。好在LED产业界已经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近年来也投入不少心力推动产品乃至于产业标准。

  2009~2010年国家连续颁布的一系列LED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有望遏制中国LED市场混战的局面,为LED生产企业及消费者提供一把衡量LED优劣的标尺。2009年12月15日,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导的6项LED相关标准送审稿通过审批, 成为国家标准,加上此前出台的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共计8项,陆续在2010年投入实施。此外,2010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半导体照明技术标准工作组又发布了《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功率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等9项半导体照明行业标准。 除上述国家及行业标准外,广东、深圳、山西等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一系列地方标准引导LED产业发展。

  LED企业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国家标准普遍持欢迎态度,出台的8项国家标准突破了中国LED产业发展的瓶颈,筛选出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发展,也让那些鱼目混珠的小作坊淘汰出局。徐琴直言不讳道:“在标准颁布之前,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整个市场比较混乱,有的公司在观望,有的公司为利益所驱使只想在‘大热’的状态下捞一票,市场上出来一款新产品,用不了多长时间,仿制品也就相继而生。”

  显然在标准出台之后,LED行业将面临一次大洗牌,等待着不符合规定的企业是被淘汰的命运,留存的无论是生产商或销售商,发展LED的方向就更加清晰,可以依据标准对市场进行判断,生产出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

  代理韩国LED品牌Amotech的伟德国际充满信心,王文峰认为,标准的制定会提高LED相应的成本及技术实力的要求,形成一定的行业门槛是必然的,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促进LED照明行业规范快速地发展,引导行业走向有序、有标准的状态。“对有竞争力的企业而言,标准不是门槛,而是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标杆。”

  真明丽控股有限公司经理张世霖表示,国家标准相当于制定了LED市场游戏规则,为LED芯片制造、封装、设计、检测、认证提供生产依据,打破了LED的技术黑箱,把判断、选择产品的依据还给消费者。

[page]

  标准执行半年,影响力式微

  笔者在中国电子展真明丽的展台上注意到,真明丽的LED产品按照美国能源之星的色谱图陈列展示,强调的重心落在海外标准上,而中国刚出台的数个标准并没有在厂商展示中得到充分体现。

  标准在市场的适用度决定了标准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尽管LED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连续颁布显示相关机构出重拳规范LED市场的决心,但标准执行近半年仍难掩影响力式微的现实。深圳市艾比森实业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刘少林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LED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尚不完善,缺乏LED寿命、色温、散热等关键性指标,导致设置的技术门槛过低,从而丧失了国家标准的指挥棒地位。


张世霖:国家标准为LED行业提供生产依据,把判断、选择产品的依据还给消费者。

  “中国在过去几年内从地方到中央制定LED标准的单位多不胜举,但是至今还是没有真正进入到正轨,可替换性和可流通性不足的问题明显存在。”郑浩闻进一步举例说明,LED产业聚集的南方依照当地的产业和环境特性思维制定相关标准,例如路灯的启动电源低温只适用在华中以南的环境温度。由于当地LED产业的技术和市场思维障碍,让出台的标准落入地域限制因而缺乏可流通性。此外,过多的指向性导致标准缺乏可替换性,例如非必要性的材料和特性限制。郑浩闻认为,在企业及相关产业机构没有足够的宏观及成熟的战略思维之前,强行制定的产业标准其实都是有问题的,失败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LED产业链比较长,从上游的半导体到下游的传统模具组装,每个环节其实都关系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因此标准制定的工作需要从多层面考虑。郑浩闻强调,标准制定时首先应当思考目的和可持续发展性。以中国台湾为例,在LED路灯的标准制定上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当标准出台时全台仅5家厂商通过所谓的标准,其可替换性和流通性便受到打击。

  各国LED标准抢占话语权,考验LED企业竞争力

  LED国家标准的目的不只是规范市场秩序、扶持国内优秀企业,其背后更深层的含义在于抢夺LED国际话语权,增加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筹码。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抛出LED标准游说国际组织采纳,企图抢占LED标准的制高点以主导LED产业。

  早在2009年韩国就已启动提案,意图把LED灯和灯具的国家标准推进为IEC国家标准。美国自然也不会坐视LED国际标准旁落他人之手,提前发布了LED光源灯具的能源之星标准,明确LED照明产品的规格,试图通过美国CREE、bridgELux等LED领头羊影响市场进而为升格为国际标准而暗暗铺路。截至2010年4月1日为止,共有17家厂商包含19品牌及300个产品通过能源之星的类别A (Category A)临时性住宅及非住宅用LED灯具(Residential and non-residential luminaires)认证。名单中除了知名的LED大厂Cree、Philips,也出现了一家中国面孔——真明丽,凭借其嵌灯( Recessed downlight)于2009年12月4日获得LED能源之星节能标章。由此不难理解真明丽在中国电子展上大张旗鼓宣传能源之星的举动了。

  美洲市场除了能源之星把守之外,针对固态光源的UL标准草案也在制定中,由于UL认证费用高而且认证手续繁琐,着实考验了LED企业的实力,对试图进入美洲市场的企业形成了不小的挑战。

  欧洲方面因欧盟各国各自敲着如意算盘,造成制度和规范出台迟滞,目前欧洲相关市场进入门槛相对较为宽松,CE在针对固态光源方面的技术修订案仍参照传统光源。

  全球各国借助LED标准圈地设卡势必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将一部分LED国外企业阻挡在外。在王文峰看来,各国标准不一对于LED产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各国标准的不统一,在短期内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迷茫和混乱。长期来看,依靠出口的企业可能面临挑战,标准壁垒会将不合规范的企业排斥在外,驱使面临淘汰的企业必须在短期内改善工艺,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page]

  标准约束力成疑,LED企业自行提升关键指标

  纵观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以标准壁垒来限制LED进口进而保护本国市场卓有成效,但中国LED产业的发展进程有别于海外,不可一味照搬照抄海外经验。高端LED芯片市场已经被科锐、欧司朗、Philips Lumileds、SemiLEDs、日亚等国外芯片大厂所垄断,日亚、丰田合成、三菱化工手握着一流的荧光粉、光学材料,中国企业难有作为,本土市场在短期内难以突破技术瓶颈。在LED产业上游处于弱势的中国市场出台LED制造标准无异于帮助海外大厂树立技术屏障,对促进本地产业发展意义不大。

  郑浩闻指出,国际企业在半导体制成部分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制成技术,中国再制定LED器件的标准似乎没有太大意义;一再尝试性的制定一些无法体现产业技术和市场相对应高度的标准,便会将产业发展推入无所依循的困境。“中国在应用产品端的标准制定有着绝对的必要性,而且必须脱离原有的标准。”他认为一直沿用传统光源的照明标准对LED灯其实是很不公平的,应该站在市场推广的角度上把LED灯的优点如:节能、照射角度可控、响应时间快、长寿命、制成环保…等优势加以体现;在消费者角度上应把受质疑的部分明白制定出来,例如:散热、光衰、色温、照度等受质疑部分应在标准里加以规定。

  虽然在诸多LED关键指标方面尚未制定明确的标准,但已经有厂商放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自觉提升LED散热、光衰等性能,LED技术的发展脚步已经先行。

  LED应用中暴露出最大的问题在于LED的寿命并不如预期中的理想,而导致LED“短寿”的根源在于LED驱动。张世霖称,实际上LED的寿命确实很长,而LED灯之所以短命和驱动的损毁有着密切的关系。“看起来电源占灯具的成本不大,但是电源寿命的长短直接决定了LED的寿命。”为此,真明丽专门成立了团队研究电源设计,并和LED驱动、被动元件厂商共同合作,寻找LED电源管理的优化方案。

  LED相较于传统照明光源具有轻薄小巧的优势,但也由于芯片面积小而埋下散热不良的祸根。驱动电路的损毁大多源于LED发热导致温度过高,蒸发了电解电容中的电解液,最终导致整个照明系统的故障。真明丽挟LED产业垂直整合的优势,从封装入手,通过塑料支架、陶瓷基板、热分离全方位改善散热问题。

  散热不佳还会引发LED温度升高的后遗症,而LED的发光效率和温度成反比,温度是LED光衰的主因。深圳市稳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海表示,通过选用导电性能好的银胶有助于改善LED散热,从而减少LED光衰。稳亮电子选用进口银胶,尽管价格略高于国产银胶,但产品50000小时的光衰可以控制在32%左右,比国产银胶提高近10个百分点。

  上述改良封装材料的手段是通过被动的方式帮助LED散热,随着LED产业的壮大还衍生出新的商机——LED主动散热。中国台湾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瞄准LED散热推出了一系列风扇,突破了封装散热缓慢的瓶颈。理论上来说,LED芯片的结温不宜超过80度,但实际封装后LED的温度环境经常超标。建准电机MR16(7~15W)崁灯、E27(15~25W)球灯、25~40W筒灯散热模块可以有效降低LED灯具的温度,并设有过温保护功能,避免温度过高引发意外。据该公司企划部副理许雪宜介绍,该公司产品已经为飞利浦筒灯所采用,成功将31W的筒灯温度降至56℃。

  LED市场自从2008年以来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全球各国均虎视眈眈紧盯着这块大饼,各国也相继竖起了标准壁垒。中国国家标准出台半年以来,仍旧难挡低价芯片的泛滥。如何制定出适用于中国LED市场、真正促进本地LED企业的标准值得深思。正如郑浩闻所说,从多角度考虑才能制定出有利于LED产业持续发展的有价值产业标准,才能正确引导产业良性的发展方向。否则,一再尝试性地制定一些无法体现产业技术和市场相对应高度的标准,便会将产业发展推入无所依循的困境。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更多
NS推出采用第二代PowerWise技术的能源管理单元及先进电源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