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中芯国际在第三季度电话财报会议上指出,公司 2020 年收入目标从原来的中至高 10 位数增长,上修为年增长 24%~26%;资本开支从 67 亿美元下修至 59 亿美元。

 

在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被业界誉为“芯片狂人”的中芯国际联合 CEO 梁孟松表示,目前 14nm 量产良率已达业界量产水准。这句话字里行间透露了怎么样的信息,中芯国际的 14nm 产线在国际上能否一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但他也承认,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中芯国际还回应了华为禁令带来的影响,以及美国出口管制给自身带来的影响。

 

中芯国际 CFO 高永岗指出,订单饱满和晶圆平均价格环比成长是三季度收入成长的主要因素。另外,其他业务收入也是三季度业务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毛利为 2.62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4.2%的毛利率也高于原来的指引,主要是由于产品组合向好、晶圆 ASP 上升以及其他业务收入成长,毛利率环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折旧成本的增加。

 

关于现金流,高永岗表示,公司在第三季度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为 7.19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以来,包含超额配售,上市募得资金净额为 525 亿人民币,按计划其中 180 亿元用于 SN1 项目,177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98 亿元用于成熟工艺生产线建设,70 亿元用于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的储备资金。

 

关于第四季度指引,中芯国际预期将环比下降 10%~12%。高永岗表示,这个主要数因为出货量下降和其他业务收入减少。但对比去年第四季度我们的收入指引,从中位数来看,预期将同比成长约 15%。今年第四季度中芯国际的毛利率预期下降为 16%~18%,主要也是因为其他业务收入环比下降,折旧上升以及产能利用率下降。

 

展望 2020 年全年,高永岗指出,今年公司收入目标将从原来的中至高 10 位数增长,上修为年增长 24%~26%,全年毛利率目标高于去年。

 

根据此前报道,今年中芯国际曾将全年资本支出从 11 亿美元上修至 43 亿美元,其后又进一步上修至 67 亿美元。高永岗在财报会议上则指出,今年的公司资本开支计划将从 67 亿美元回调至 59 亿美元,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出口管制导致部分设备供应期延长或有不确定性;二是物流原因导致部分设备到货延迟。

 

成熟与先进工艺表现

关于第三季度各技术平台的具体表现,赵海军指出,公司第三季度各厂都满载运营,以产品类别来看,电源管理、射频信号处理、指纹识别以及图形图像处理相关的晶圆收入环比增长 8%,同比增长 22%;微处理器和专用存储器相关的晶圆收入环比增长 6%,同比增长 26%。

 

赵海军表示,从应用市场看,5G 手机的快速置换和运行期间,居家工作和学习的习惯改变,引发了互联网和消费产品需求的迅速成长。公司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以及消费电子相关的晶圆收入环比成长 13%,同比成长 25%。

 

关于第四季度,赵海军指出,预计前三季度的走势将得到延续,维持 CIS 图像芯片、图像信号处理器、射频物联网、BCD 电源管理以及专用存储器的强劲需求。公司在 40nm、60/55nm 以及 150nm/180nm 工艺节点上的产能缺口依然较大。从产业的格局和客户的需求来看,预计一直到明年上半年,整个行业的成熟工艺产能将持续紧张。中芯国际将深耕细分市场的产品平台,满足客户和市场的发展要求。

 

关于先进工艺,梁孟松指出,中芯国际第一代先进工艺技术(14nm 工艺平台)相对完整,产品应用广泛,包括通讯、消费、电脑,互联网,车载等各类平台。14nm 在去年第四季度进入量产,良率已达业界量产水准。随着中芯国际展现出的研发执行能力,客户对中芯国际技术的信心也在逐步增强,公司将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引入更多的海内外客户。

 

梁孟松进一步透露,中芯国际第二代先进工艺技术(N+1)正在稳步推进,目前正在做客户产品验证,且已进入小量试产,产品应用主要为高性能运算。N+1 以低成本定制化为导向,相比于 14nm,性能提高了 20%,功率减少 57%,逻辑面积减少 63%,集成系统面积减少 55%。

 

据梁孟松介绍,中芯国际目前正在与国内和海外客户进行 10 多个先进工艺流片项目的合作,包含 14nm 及更先进工艺技术。

 

“随着 5G、物联网、教育和工作场所视讯数字化的兴起,集成电路行业将涌现巨大的市场机遇。”梁孟松说,“为了推动公司的创新与发展,未来将持续推进研发工作,来服务并满足客户需求和不断增长的数字消费市场。新节点的开展需要时间,中芯国际将一步一脚印的稳步开发先进工艺技术。”

 

关于先进工艺的产能,梁孟松指出,公司秉持一直以来谨慎规划的原则,以市场及客户需求为基础,统筹计划与布建。作为一家晶圆代工企业,公司积极开发引进海内外客户,使客户结构和产品更多元化。目前,公司先进工艺产能规模相对对较小,扩产步伐也较为稳健,针对可能被出口管制影响到的设备,公司正与供应商积极梳理相应的解决方案。

 

梁孟松认为,公司今年的研发认为基本完成,在先进工艺的研发和运营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世界一流企业还有一定的技术差距。

 

出口管制影响

对于日前传出的美国对中芯国际实行出口管制的消息,赵海军在财报会议上重申,也重申中芯国际只为民用终端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没有任何军事终端用户。

 

赵海军进一步指出,中芯国际作为一家国际化运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法规。多年以来,公司与美国和国际上的知名客户以及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美国出口管制消息传出后,公司在第一时间里发布公告,与供应商梳理信息,并与客户通报了可能的风险。同时,公司也与美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和交流。

 

赵海军强调,目前公司运营正常,但部分美产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交付期有延迟,某些类型的设备已经延迟了 2 个月,例如高能离子注入机等。但公司仍在申请出货许可,希望通过开放透明建立互信,恢复正常的采购,也感谢投资者客户和供应商的信任和支持。

 

关于 8 英寸和 12 英寸设备是否会因为出口管制持续而短缺,并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生产,赵海军指出,短期内公司还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公司会与第二供应商以及其他供应商合作,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

 

关于华为禁令的问题,梁孟松回应称,中芯国际是一个国际性的晶圆代工公司,产能布建或者技术的发展并不是针对单一客户来制定的。所以,公司在布建运载产能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多种场景,例如之前提到中低端的消费电子、汽车类、射频连接类、IoT 类、AI 类等平台。正是因为有这些平台,公司一直跟十几个客户保持着在各平台的 NTO 项目。虽然这些客户的增量需要一些时间,但预计在 2~3 个季度之内,中芯国际就可以把原来已经制定的产能填补完成。

 

对于中芯国际今年三季度的出色成绩单,梁孟松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冷静、客观的态度令人钦佩。毕竟对于梁孟松这个传奇人物来讲,他曾一举助力台积电、三星成为全球晶圆厂代工市场的巨头,是半导体行业的传奇,如今中芯国际的进步还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中芯国际正式宣告 14nm 量产,这对于中国芯片来讲,或许才仅仅是个开始!